材料一:腾格里沙漠位置图
材料二:近年来,内蒙古和宁夏分别在腾格里沙漠腹地建起了内蒙古腾格里工业园和宁夏中卫工业园区,引入了大量的化工企业。
我们既要“金山银山”,也要“青山绿水”,当地要实现可持续发展,请你提出合理化建议。 (10分)
我国荒漠化现象最为严重的地区是
A.西北内陆地区 B.青藏高原区
C.南方低山、丘陵区 D.黄土高原区
读图2-1,回答(1)~(4)题。
图2-1 世界荒漠带分布
(1)世界上的荒漠带包括哪两种类型。
(2)目前,全世界荒漠化土地面积达3 600万平方千米,全球2/3的国家和地区、1/5的人口受到荒漠化的危害,并仍以每年50 000~70 000平方千米的速度扩大。
①当前,世界上的荒漠带继续扩大的原因是什么?
②土壤荒漠化给人类造成的后果是什么?
有关荒漠和荒漠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全世界的荒漠都属于荒漠化土地 B.荒漠都是由自然原因形成的
C.我国荒漠化只发生在西北内陆地区 D.荒漠化不仅仅表现为沙漠化
关于自然条件对荒漠化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多雨年有利于土地荒漠化的进程
B.山地、丘陵地区裸露的地表有利于风沙活动
C.大风天数多且集中为风沙活动提供了条件
D.气候因素对于荒漠化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东向西的植被呈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主要是由
A.水分差异造成的 B.热量差异造成的
C.地形差异造成的 D.人类耕作方式不同造成的
西北地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的形成原因是
①距海洋远②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③高大山地尤其是青藏高原隆起对水汽的阻隔作用④纬度位置偏高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我国西北地区包括的省(区)简称是
A.陕、甘、宁、青、新 B.陕、甘、新全部,内蒙古西部
C.新、宁、内蒙古大部及甘肃北部 D.内蒙古、新、宁、青
下图为我国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扩大的人为因素示意图。读图回答 3~4题。
3.人为因素中影响最大的是( )
A.过度樵采 B.过度放牧
C.过度开垦 D.水资源利用不当
4.关于该地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气候干旱 ②黑土广布 ③植被稀疏 ④水源充足
A.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读下图,这些沙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
A.华南、华东和华北地区 B.西北、西南和东北地区
C.西北、东北和华北地区 D.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
治荒漠化,既是科学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土地荒漠化,既有工业化进程的原因,更有贫困导致的破坏。因此( )
①任何有效防治荒漠化的战略和对策都应以预防为中心
②任何有效防治荒漠化的战略和对策都应以消除贫困为中心
③因地制宜防治荒漠化,不仅要因自然地理的“地”,还要因当地社会经济现状的“地”
④只有先富起来,才能再去治理荒漠化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②③④
下图为我国沙漠化土地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沙漠面积最大的三个省级行政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
(2)图中数字①②③处表示我国三个沙漠化严重的地区,这些地方荒漠化严重的人为原因有哪些?
(3)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治理措施有哪些?
海南在线 2009年6月1日报道,我国是世界上土地沙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因土地沙化每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500多亿元,影响近4亿人口的生产和生活。更兼沙区的滥樵采、滥开垦、滥放牧、水资源紧缺和不合理利用等问题较为严重,防沙治沙的任务非常艰巨。据此回答29~30题。
29.目前造成我国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严重的自然原因是( )
①西北地区气候干旱 ②大风频繁 ③降水较多,水蚀作用强烈 ④过度放牧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②③
30.荒漠化造成的危害是( )
A. 全球变暖 B. 臭氧空洞 C. 土地生产力丧失 D. 砍伐树木
2014年6月17日是联合国确立的第20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该年的中国主题是“绿化荒漠,美丽中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晋、陕、内蒙古地区是我国土地退化类型最多、发生范围最广,且程度最严重的地区。其中黄土高原区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内蒙古农牧交错地带的草地是我国草场退化最严重的地区。
材料二 图L217为晋、陕、内蒙古地区土地退化类型与分布图。
图L217
(1)从外力作用看,造成该地区土地退化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
(2)该地区盐渍化严重土地主要分布在( )(双选)
A.蒸发强烈的平原洼地 B.灌溉农业区
C.风蚀严重的高原山地 D.过度开垦区
(3)选择下列恰当内容,完成农牧交错地带土地退化过程框图(图L218,填字母)。
A.少雨年份加大农田比例 B.粗放经营
C.脆弱的生态环境 D.沙丘开垦
E.风蚀、水蚀加速 F.土地肥力下降
图L218
A省地处黄土高原,是全国荒漠化监测与防治地区之一,土地荒漠化比较严重,耕地减少、质量下降,草地退化,影响着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L215
图L216
(1)说明该地区荒漠化的主要表现和危害。
(2)结合所学的知识,分析可能导致该地区荒漠化的主要人为原因,并指出防治荒漠化的对策。
读地理事物因果联系图(图L214),完成11~12题。
图L214
11.下列因果关系与上图相符的是( )
A.人口增长→人均耕地减少→农药、化肥用量增加→土地荒漠化→耕地减少→粮食减产
B.人口增长→城市膨胀→工矿规模扩大→土壤污染加剧→水土流失→耕地减少→粮食减产
C.人口增长→建设用地增加→植被破坏→土壤污染加剧→水土流失→耕地减少→粮食减产
D.人口增长→开垦新耕地→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耕地减少
12.防治水土流失、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是( )
A.增施有机肥 B.开矿后土地复垦
C.退耕还林还草 D.小流域综合治理
图L213是我国西部某地区略图,图中左上方所示为当地铁路沿线的草方格沙障。据此回答9~10题。
图L213
9.P地与Q地相比,P地( )
①年大风日数少 ②年降水量多 ③植被更稀疏 ④沙尘暴日数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0.在铁路沿线设置草方格沙障,其主要功能是( )
①截留水分 ②改变气候类型 ③削弱风力 ④改变植被类型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由气候变异和人为活动引起的湿润系数在0.05~0.65范围内的地区(不包括极地地区和副极地地区)的土地退化过程称为荒漠化。而土地退化是包括侵蚀、盐渍化、肥力衰竭在内的土壤退化过程和包括植被覆盖度降低、生物量减少和生物多样性下降等在内的生态系统退化过程。读图L212,完成下列各题。
图L212
(1)材料中的湿润系数可能指( )
A.降水量
B.降水量与蒸发量之比
C.蒸发量
D.蒸发量与降水量之比
(2)材料中的生物多样性下降属于( )
①土壤退化过程 ②土地退化过程 ③生态系统退化过程 ④荒漠化过程
A.①④ B.①③ C.①② D.②③
(3)图中A地区天然植被类型以________为主,导致该生态系统荒漠化的主要人为原因是滥垦土地和________、________等。
2010年5月我国国家林业局防沙治沙办公室、宣传办公室发布关于做好“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宣传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紧紧围绕“防沙治沙惠及民生”这一主题,动员各方面力量参与防沙治沙,营造全社会关注、支持防沙治沙的舆论氛围。据此完成5~7题。
5.下面不属于荒漠化防治内容的是( )
A.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
B.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
C.重点治理已遭沙丘入侵的地段
D.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
6.从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成因来看,任何有效的防治荒漠化的战略和对策都应以( )
A.生态效益为核心 B.消除贫困为核心
C.社会效益为核心 D.政治效益为核心
7.下面属于防沙工程措施的是( )
A.封沙育草
B.营造乔、灌木结合的防沙林带
C.建立农田防护林网
D.设置沙障工程
图L211为我国西北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图L211
3.图中乙处分布有大面积的荒漠,其主要成因可能是( )
A.过度放牧与黄河多年断流
B.工矿区、居民点和交通线的建设
C.修建梯田与不合理的灌溉
D.全球气候变暖,降水大幅度减少
4.图中丙处防治荒漠化可采取的切实可行的措施是( )
A.禁止开垦、放牧等经济活动
B.实施环境移民
C.合理分配内流河上、下游的水资源
D.引黄河水大力植树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