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矮寨特大悬索桥是世界上峡谷跨径最大的钢析梁悬索桥。图1为“湖南省接寨特大悬索桥景观图”。读图回答1~2题
1.影响图中左下方道路呈“之”字形的自然因素主要是( )
A.植被 B.气候
C.河流 D.地形
2.建设矮寨特大悬索桥主要是为了( )
A.缓解噪声污染
B.提高通行效率
C.减少洪涝灾害
D.增加科技含量
读图9我国某区域图,完成41-45题。
41.影响A处铁路分布的最重要
自然条件是
A.城市 B.地形
C.气候 D.人口
42.图中B河段水电站分布密集的
主要原因是
A.落差大 B.降水多
C.光照强 D.风力大
43.B河段附近最适宜布局的企业是
A.棉纺织工业 B.汽车制造业
C.有色金属冶炼厂 D.家电制造业
44.如果A地区农业发展中灌溉、排水不合理,会导致农田 ( )
A.荒漠化 B.水土流失
C.土壤次生盐碱化 D.洪涝灾害
45.关于土地荒漠化的正确叙述是 ( )
A.土地荒漠化仅出现在干旱地区
B.土地荒漠化是人类过度经济活动的产物
C.土地荒漠化的最终结果是土地生产力的暂时丧失
D.土地荒漠化的实质是土地退化
山区的公路多沿河谷修建,主要因为河谷地带( )
A.植被条件好 B.热量条件好
C.水源较充足 D.地势相对和缓
下左图是我国某城市分布图,该城市有2000多年的历史,被誉为“南船北马,七省通衢”。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焦柳铁路线,穿过该城市多采用高路基(下右图)或公路涵洞的方式。读图完成14—16题。
14.该城市形成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A.地形
B.气候
C.铁路交通
D.水运
15.在当时条件下,铁路线穿过城区设计成高路基或公路涵洞的形式,考虑的主要因素可能为
A.防城市内涝 B.夯实地基,防止地面沉降
C.阻止行人穿行 D.形成立体交通,对城市交通干扰小
16.兰新高铁在新疆境内65%的路段建有防护墙、地上隧道等防护工程,其主要作用是
A.防雨 B.防冻土 C.防滑坡 D.防风沙
读“某地区公路规划图(图16)”,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区计划修建B镇到A镇的公路。①与②两个线路方案中___________较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
(2)A城市比C城规模小的主要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
(3)由于在山区的E地发现煤田,准备在F镇建钢铁厂,则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___________。
根据图中信息推断,县界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A.山脉 B.河流
C.交通线 D.民族分布
37.该地区公路线的分布大致
A.沿山脊延伸
B.沿山谷延伸
C.沿等高线延伸
D.呈东北——西南走向
下列关于山区人类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山区,聚落的选址一般要避开地质灾害
B.在山区,河谷地带的交通线路密度低于其它地区
C.山区的物产丰富,聚落规模普遍大于平原地区
D.山区应优先发展公路而不是铁路
山区公路一般都修成“之”字形,主要考虑的自然因素是
A.气候 B.地形 C.植被 D.土壤
村落的形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是( )
A.只要地表平坦开阔就可形成村落
B.河网密度小的冲积平原多形成圆形村落
C.河网密度大的平原地区易形成多边形村落
D.大河冲积平原利于形成城市,不利于形成村庄
下列关于公路建设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平原地区的地形对公路选线限制相对山区较小;②山区修筑公路因就地取材,建设费用较少 ;③要避开那些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复杂的地段;④沼泽地区对公路建设影响不大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过去,山区公路多为“之”字形盘山公路。现在,兴建高速公路则是逢山开道,遇沟建桥,尽量取最短距离(如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23.早期山区公路选线多为“之”字形,
主要是考虑( )
A.气候因素 B.居民点分布
C.地形因素 D.工业分布
24.在山区兴建高速公路不呈“之”字形,其主要原因有( )
①经济实力的增强 ②汽车性能的改善 ③科技水平的提高 ④为节省投资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下图是“我国太行山东侧和西侧的交通和城市分布图”。据此回答18~19 题。
18.太行山以西的城市分布特点是()
A.沿黄河分布 B.沿铁路和河谷分布
C.沿山麓地带分布 D.沿冲积扇边界分布
19.太行山以东的两条铁路线上西侧一线的城市规模较大,其主要原因不正确的是()
A.地势较高,不易受洪灾影响 B.沿大道、公路分布,形成较早
C.河流沿岸,水运便利 D.地形平坦,易于城市建设
在山岳地区,人们通常优先建造的交通运输方式 ( )
A.铁路 B.公路 C.高速公路 D.管道
关于公路建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修筑公路,要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避开那些地形、地质和水文条件复杂的地段
B.道路应该避开小居民点和小村庄
C.山谷中的道路应避开缓坡
D.道路在缓坡上要呈“之”字型弯曲
在山岳地区,修建交通运输干线,人们通常优先建设公路,其次才是铁路这主要是因为公路比铁路( )
A.建设难度大 B.成本高
C.最大限制坡度大 D.工程量大
下图为“某山区公路与房屋建设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0.道路与房屋建设符合规划施工原则的是( )
A.a、b B.a、c C.b、d D.c、d
读下图,回答8~9题。
8.该岛铁路形状为“环形”,说明其最主要的地形是( )
A.平原 B.山地 C.高原 D.盆地
9.甲和丙之间的铁路没按图中虚线修建,最可能的原因是( )
A.虚线处是鞍部 B.虚线处是河谷
C.虚线处等高线稀疏 D.虚线处等高线密集
图中台湾岛修建的铁路是半环状的环岛铁路,没有直接联系东西部的横向铁路,据图思考,这样选择线路主要是考虑了哪种因素对铁路建设的影响( )
A.地形因素 B.河流因素
C.气候因素 D.矿产因素
过去,山区公路多为“之”字形盘山公路。现在,兴建高速公路则是逢山开道,遇沟建桥,尽量取最短距离(如图)。据此完成3-4小题。
3.早期山区公路选线多为“之”字形,主要是考虑( )
A.气候因素 B.居民点分布
C.地形因素 D.工业分布
4.在山区兴建高速公路不呈“之”字形,其主要原因有( )
①经济实力的增强 ②汽车性能的改善 ③科技水平的提高 ④为节省投资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我国第30次南极考察队已在南极地区建立了第四座科考站──泰山站(海拔高度2621米),它位于中国南极中山站与昆仑站(80°25′S, 77°07′E)之间, 南距昆仑站约715千米,与昆仑站的经度相差不大。泰山站的建立可为中山站通往昆仑站考察提供物资及应急保障的中继支撑。据此并读图,完成1--2题。
1.据提供信息可知,泰山站的纬度应最接近
A. 71°15′S B. 73°51′S C. 75°32′S D. 77°40′S
2.泰山站主体为高脚式的灯笼状建筑,采用该式建筑主要是
A. 利于防寒保暖 B. 利于天文观测 C. 防紫外线辐射 D. 通风防暴雪堆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