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粮食产量自2004年以来连续16年增长,有效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下图为“我国不同区域三个年份粮食产量占比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7. 下列区域中,对我国粮食安全贡献不断增大的是( )
A. 华北平原 B. 东北区 C. 西南区 D. 东南沿海区
18. 制约蒙新区粮食生产地位进一步提升的主要因素是( )
A. 土地资源 B. 水资源 C. 经营规模 D. 机械化水平
世界谷物的供给会因生产国社会状况、自然状况的变化 而变动。图 11 为澳大利亚、中 国、 俄罗斯三国小麦输出量变 化图。读图完成 1—2 题。
1.曲线①、②、③代表的国 家分别是( )
A.澳大利亚、中国、俄罗斯
B.俄罗斯、澳大利亚、中国
C.中国、俄罗斯、澳大利亚
D.俄罗斯、中国、澳大利亚
2.有关图中①所代表国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 B.世界上重要油气资源出口国
C.混合农业生产较为典型 D.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城市密集
玉米是世界重要的农产品之一。图2示意中国、印度、南非和巴西四国的部分地区,玉米种植、收获生产活动的时段。读图,回答题。
甲、乙、丙分别位于( )
A. 巴西、印度、南非 B. 南非、巴西、印度
C. 印度、巴西、南非 D. 巴西、南非、印度
右图显示我国四个省2004年三种谷物的种植面积。读图回答37—38题。、
37.①、②、③代表的谷物依次是( )
A小麦、水稻、玉米、 B玉米、小麦、水稻、
C水稻、小麦、玉米、 D水稻、玉米、小麦、
38.M省可能是( )
A山西 B安徽 C广东 D甘肃
下图示意我国某省2004~2014年人均粮食地域格局变化。读图,完成13~14题。
13.②③④⑤地区从一般余粮区变为重要余粮区的主要原因是
A.耕地面积大量增加 B.农业科技投入增加
C.农田水利设施完善 D.农业人口数量增加
14. ⑩11由基本自给区和一般余粮区变为严重缺粮区的主要
A.温室效应,气候恶化 B.外出务工,粮田荒芜
C.土壤污染,无法耕种 D.工业化、城市化使耕地急剧减少
我国的商品粮主要来自于( )
A.江淮地区 B.四川盆地 C.东北平原 D.珠江三角洲
由于大气、水和土壤等污染日趋严重,食品安全问题倍受社会关注。回答23—24题。
23.为避免蔬菜和水果遭受各种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下列措施①使用绿肥等有机肥②大量
使用化肥 ③使用高效剧毒农药 ④采用生物措施防治虫害,其中比较合理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4.为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加快发展绿色食品,下列叙述:①产品的原料必须是绿色植物
②产品原料的产地环境符合环境质量标准 ③产品原料的生产过程符合环境质量标准
④产品的包装和储运符合环境质量标准,其中符合绿色食品要求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下图为全国豆角 2011、 2012 年价格对比图。读图完 成下列各题。
25.2012 年与 2011 年对比, 正确的是
A.豆角价格波动幅度大 B.豆角价格冬季差异最大
C.豆角价格整体较昂贵 D.夏季豆角价格差异较小
26.2012 年第 15 -20 周全国豆角的价格较前一年偏高的原因,最可能是
A.市场薷求大幅增加 B.全国范围天气不佳
C.运输价格上涨明显 D.人工成本快速上升
读“我国各省区人均产粮与全国均值之差”示意图,回答9~11题。
9.下列省区中,发展商品性粮食基地潜力最大的是
( )。
A.安徽省 B.陕西省 C.河北省 D.贵州省
10.江苏省原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拥有江淮地区、太湖平原两大商品粮基地,导致其产粮大省地位明显下降的主要因素是
( )。
A.水源与土壤 B.政策和劳动力
C.市场和交通 D.工业化与城市化
11.“我国最强劲的经济发展区域与最需要保护的集中连片优质耕地分布区域在空间上是复合的”。这一特征
( )。
A.增加了耕地保护的难度
B.强化了耕地保护的力度
C.反映了南北方的差异性
D.体现了自然资源的整体性
2003年我国开始实施鼓励农民种粮的惠农政策,引起了耕地面积与粮食产量变化的分异。下图是1999~2011年我国耕地面积与粮食产量变化图。读图完成5~6题。
5.影响我国耕地面积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
A.农业人口减少
B.海平面上升,淹没耕地
C.农业生产效率提高
D.工业化与城市化占用耕地
6.1999~2003年,我国粮食总产量出现下降趋势,应对措施合理的是( )
A.努力扩大耕地面积 B.提高粮食收购价格
C.增加农业劳动力投入 D.改善商品粮区外运条件
2003年我国开始实施鼓励农民种粮的惠农政策,引起了耕地面积与粮食产量变化的分异。图3是1999~2011年我国耕地面积与粮食产量变化图。读图完成5~6题。
5.影响我国耕地面积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
A.农业人口减少
B.海平面上升,淹没耕地
C.农业生产效率提高
D.工业化与城市化占用耕地
6.1999~2003年,我国粮食总产量出现下降趋势,应对措施合理的是( )
A.努力扩大耕地面积 B.提高粮食收购价格
C.增加农业劳动力投入 D.改善商品粮区外运条件
下图甲乙两国都以生产和输出粮食较多而闻名于世,读图回答23题。
23.导致甲乙两国粮食生产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
A.甲国比乙国土壤更肥沃、地势更平坦
B.甲国比乙国人口更多、土地资源更丰富
C.甲国比乙国纬度低、气候湿润,水热条件更优越
D.甲国比乙国纬度低,光照更充足、水源更丰富
图示意我国某省1990~2009年人均粮食地域格局变化。读图完成23~24题。
23.②③④⑤地区从一般余粮区变为重要余粮区的原因是( )
A.耕地面积大量增加 B.农业科技投入增加
C.农田水利设施完善 D.农业人口数量增加
24.导致南部区域人均粮食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城市化进程快 B.网络化水平高 C.区域化分工好 D.工业化水平高
近年来,我国三大谷类粮食已全部进入净进口时代,使得我国粮食对外依存度上升的风险加大。图3为2013年1~5月中国稻米主要进口国及其所占比重。据此回答6~7题。
图3
6.在中国的主要稻米进口国中,越南比重最高的主要原因是
A.质量最优良 B.商品率最高
C.总产量最大 D.价格优势最明显
7.要降低我国粮食对外依存度上升的风险,我们应该
①扩大粮食种植面积 ②通过政策手段有效调控
③发展科技,增加单产 ④减少粮食加工企业的数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读2006后我国部分省区粮食产出、人口份额的地域分布图,回答(1)~(2)题。
(1)黑龙江、吉林是我国未来粮食增产规划的核心区,其粮食增产的主要潜力是( )
A.光热充足,复种指数高
B.耕地后备资源不足
C.人少地多,商品率高
D.交通便利,机械化水平高
(2)根据图示信息判断,目前我国粮食流通的基本格局是( )
A.南粮北运 B.北粮南运
C.东粮西运 D.各地自给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
材料1新华网长春2011年8月12日电到2050年,全球人口将达到91亿这意味着未来40年,全球粮食需求预计将增长50%到65%,这无疑对全球农业提出严峻考验。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数据显示:近几年世界粮食库存总体上呈现下降态势。与2001年相比,2007年、2008年和2009年世界粮食库存分别下降37.9%、15.1%和8.4%,2010年则下降17.3%。目前中国粮食产量可用“丰年有余灾年不足”来形容。特别是受世界粮食供求不平衡的大环境影响,中国粮食供求平衡能力脆弱。而世界粮食贸易竞争激烈,致使粮食价格出现大幅攀升。
材料2“粮食价格——走出危机走向稳定”成为2011年世界粮食日的主题在庆祝2011年10月16日世界粮食日时,让我们认真研究粮价波动根源何在采取一切必要行动,减轻粮价波动对全球社会最弱势成员的影响。
材料3“我国部分商品粮、棉基地分布图”。
(1) 图中甲、乙两商品粮基地的农业地域类型为
甲________ 乙________ 。(2分)
(2)与丙相比,甲商品粮基地发展农业的区位优势有哪些?(6分)
(3)面对国际粮价上涨,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应付?(6分)
(4)在所有粮食中玉米的发展是最快的,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2分) ( )
A畜牧业的发展对玉米的需求量增大
B玉米育种技术进步单产提高
C国际贸易中供大于求播种面积应该扩大
D玉米种植的机械化程度提高
读中国四个省(市)粮食总产量、人均粮食和人均耕地比较表,完成18~19题。
18.与表中甲、乙、丙对应的省(市)分别是
A.江苏、山东、广东 B.北京、吉林、江苏
C.吉林、江苏、山东 D.广东、北京、吉林
19.与全国相比,丁地区的人均粮食和人均耕地的关系有特殊性,其主要原因是
A.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大 B.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大
C.耕地面积逐渐减少 D.人口增长较快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商品粮基地类型 | 甲 | 乙 | 丙 | 丁 | |
占全国商品粮基地的比重(%) | 耕地 面积 | 40.17 | 6.82 | 23.43 | 29.58 |
农业 人口 | 19.91 | 4.7 | 28.5 | 46.89 | |
粮食商品率 | 35.2 | 27.2 | 19.6 | 29.0 |
材料2:“我国中长期粮食消费预测表”。
项目 | 2020年 | 2030年 |
人口(亿人) | 15.43 | 16.00 |
粮食总消费量(亿千克) | 6 820 | 7 360 |
人均粮食需求量(千克) | 442 | 460 |
材料3:我国粮食流通格局正呈现出“北粮南运”“中粮西运”的态势,粮食生产地域重心发生了由南向北、由东向中的逐渐转移。
(1)我国粮食生产规划中将商品粮基地分为四类:南方高产区、黄淮海平原区、东北低产区、西北干旱区。根据材料1判断甲、乙、丙、丁依次代表的商品粮基地。(4分)
(2)依据材料2分析说明我国粮食中长期消费的趋势及出现这种趋势的主要原因。(3分)
(3)简要说明“中粮西运”对西部可持续发展有何意义。(2分)
(4)随着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和湿地保护的实施,甲要保持全国商品粮供应基地的地位,今后的发展途径是什么?(3分)
图甲表示2000年—2010年安徽省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变化,图乙表示2000年、2010年安徽省农作物播种面积结构。读图完成7~8题:
7.2000年~2010年,安徽省粮食产量总体呈上升态势的主要原因是( )
①耕地面积增加 ②政策支持 ③农业劳动力增加 ④科技支撑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8.与2000年相比,2010年蔬菜瓜类播种面积变化较大,其最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水源 B.市场 C.土壤 D.机械化
2003 年我国开始实施鼓励农民种粮的惠农政策,引起了耕地面积与粮食产量变化的分异。下图是1999~2011 年我国耕地面积与粮食产量变化图。读图回答15~16 题。
15. 1999~2011 年间我国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变化的特点是
A. 耕地面积加速下降
B. 粮食产量持续上升
C. 2003 年以前粮食产量与耕地面积同步下降
D. 2003 年以后耕地面积下降速度趋缓,粮食产量持续上升
16. 2003 年以后影响我国粮食产量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 耕地面积减少趋缓 B. 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
C. 转基因技术广泛使用 D. 农业生态显著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