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首页 试卷详情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延考卷)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延考卷)
高中
整体难度:偏难
2021-1-1
题号
评分
一、综合题 (共2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阅读分析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黄河源出巴颜喀拉山,于山东垦利县境入海。其干流全长5464千米,流域面积75平方千米。黄河养育着中华民族,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材料一

黄河是中国历史上决口、改道最多的河流。春秋以前,黄河下游流经河北平原入海,河道无所约束,漫流改徙无定,时常多股河道并存。战国时期,黄河下游两岸筑堤,河道逐渐固定。由于中游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河水浊重,号为一石水而六斗泥”。汉文帝时黄河下游出现大规模决口。东汉初年,王景治河,随地势高低,截弯取直,修筑堤防,开辟了一条新的河道。其后,北方游牧民族人居黄河中游,大片土地由耕转牧,水土流失相对减缓。至唐末,800年间黄河下游河道相对稳定。

北宋初年,随着黄河下游河道逐渐淤高,出现悬河,“高民屋殆逾丈”。1128年,宋东京留守杜充为阻止金兵南下,于李固渡扒开河堤。黄河决口,东经豫东北、鲁西南地区,汇为入淮。此后七百多年间,黄河不再进入河北平原,夺淮入海,多次决口、改道,改变了黄淮平原的原有水系。水患遍及黄淮平原,洪水吞没大片土地,夺去千百万人的生命和财产。洪水过后形成的许多沙丘和沙坡,吞噬大量农田、房屋,淤没城市,淤塞运河,阻塞交通。明清时期,黄淮平原“农业生产日趋衰落,成为全国贫困地区之一”。

——摘编自邹逸磷《中国历史地理概论》

1)概括指出北宋之前黄河流域在中华文明发展中的历史地位。

2)为什么明清时期黄淮平原“农业生产日趋衰落,成为全国贫困地区之一”?

3)据《河防一览》记载,黄河平时“沙居其六”,伏汛时“水居其二”,试说明原因。

4)自开封以下的黄河河段向东北流入渤海,与南下夺淮入海相比会新增一种水患。指出该水患的名称并说明其发生的季节与原因。

材料二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是回!”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和骄傲。然而,1972年后的26年间黄河有21年出现过断流现象。断流严重影响了黄河两岸的生态系统和人民的生产生活。

据有关方面研究,黄河断流与人口增加、经济发展、气候趋于干旱、中上游过度用水、管理不善等因素有关。

长期以来,黄河管理以防洪治理为主,水资源“自由取用”,优先满足生产、生活用水需求而忽视生态系统的需要。随着“生态水”理念的提出,199812月,国务院批准了以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共赢”为主旨的新的分水方案,原国家计委、水利部联合颁布了《黄河可供水量年度及干流水量调度方案》和《黄河水量调度管理办法》,授权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对黄河水量实行统一调度。1999年黄河水利委员会正式对流域水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和调度,变以往的“以需定供”为“以供定需”,根据水资源与水环境的承载能力,优化配置水资源。

2000年以来,在气候条件大体不变的情况下,黄河已经连续8年未断流。黄河已逐步重现往日奔腾不息的风采。

5)运用政治常识分析政府在解决黄河断流问题上所起的作用。

6)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是由不同部分构成的复杂整体,分析其中所体现的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7)结合材料,分析黄河水资源利用的实践与观念创新的辩证关系。

难度:
知识点:综合专题 单元测试
使用次数:177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1)中华文明发源地之一;夏、商、周主要活动区域;经济重心;历代政治中心;文化和民族融合的核心区域。

2)中游过度开发,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下游防治不力,灾害严重;战乱频繁;人工决口导致夺淮入海,水系破坏,环境恶化;农田、城市淤没。

3)汛期,黄河补给以降雨为主,(此时)降雨的强度大(降雨集中),冲刷(水土流失)强烈,泥沙含量大。平时(伏汛以外),降雨较少,地下水补给河流比重加大,泥沙量较少。(4)凌汛(冰凌洪灾)。季节:冬初(入冬)与初春(开春);原因:河流自南向北流,就是较温暖地区向较冷地区流,冬初下游已冻结,上游未冻:初春上游己解冻但下游尚冻结。(此两种情况下)上游的河水(与冰块)望塞河道可导致溃堤(形成危害)。

5)黄河断流严重影响着两岸的生态系统和人民的生产生活,我国政府作为人民的政府,承担着发展社会生产、改善人民生活、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责任。面对黄河断流现象,政府本着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共赢”的理念,充分发挥经济调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以负责的态度和科学的精神,制定了一系列的方案和具体办法,对解决黄河断流问题起了主导作用。

6)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是一个有机整体。水的供给与需求,上中游地区用水与下游地区用水,生产用水、生活用水与生态用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部分影响整体,中上游地区生产、生活过度用水是导致黄河断流的重要原因。整体决定部分,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着眼于整体,寻求最优目标,正确认识和处理水的供给与需求的矛盾,统筹安排上中下游用水和生产、生活、生态用水,实现了连续8年未断流的目标。

7)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动力。长期以来,黄河水资源开发利用对解决防洪和满足人们生产、生活需要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自由取用”的利用方式造成了下游水资源严重不足甚至断流的负面影响。“生态水”新理念和“以供定需”的用水新思路适应了实践提出的新要求,反映了人们对水资源及其利用的认识的深化。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作用,认识的创新推动实践的创新。“生态水”新理念推动了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方式的创新,对于优化配置、合理利用水资源,保证黄河连续8年未断流发挥了积极作用。

2.

阅读资料和图1、图2,完成下列要求。

19719月天津无线电厂试制成功我国第一台彩电起,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中国彩电业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作为消费类电子工业中较为悠久的传统产业,1988年全国有120家彩电生产企业,产量约为1037万台;1996年有90家彩电生产企业,产量约为2711万台;2004年彩电生产企业减少到40余家;2005年彩电产量约为8283万台。

1   19882005年中国彩电产量前6位省份所占的比重

2  19972005年中国彩电制造业空间变化

l)简要说明19881996年、19972005年我国彩电制造业的发展与空间变化。

2)指出我国彩电制造业集聚产生的效益。

3)推测未来10年我国彩电制造业空间布局的变化趋势。

难度:
知识点:工业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 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使用次数:187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l19881996年彩电产量大幅度增长(由1988年的1037万台增加到1996年的2711万台);生产企业减少;(六省区)集中度提高(由1988年的50%提高到1996年的80%):广东、四川、江苏增势明显。19972005年彩电产量进一步大幅度增长(2005年达8283万台);省区集中度变动不大;省区间转移明显(广东高速集聚,山东、辽宁不断增加,四川下降幅度较大)。

2)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管理水平;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3)未来我国彩电制造业空间布局将更加集聚于沿海地区(珠三角、长三角、山东半岛以及辽宁等)。

二、选择题 (共11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下图是某地区的卫星云图。完成问题。

此时甲点地面正处于(   

A.晴好天气      B.干冷天气     C.强降雨天气    D.霜冻天气

难度:
知识点:常见的天气系统
使用次数:170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C

2.

下图是某地区的卫星云图。完成问题。

图示天气系统在该地区的多发月份是(   

A13月份    B57月份      C68月份    D710月份

难度:
知识点:常见的天气系统
使用次数:161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A

3.

下图是某地区的卫星云图。完成问题。

该地区位于(   

A.南半球高纬度地区       B.北半球高纬度地区

C.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   D.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

难度:
知识点:常见的天气系统
使用次数:122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C

本卷还有8题,登录并加入会员即可免费使用哦~

立即下载
全选试题
编辑试卷
收藏试卷
试题总数:
13
总体难度:
偏难
难度统计
难度系数
数量
占比
中等
13
100.0%
题型统计
大题类型
数量
占比
综合题
2
15.38%
选择题
11
84.61%
知识点统计
知识点
数量
占比
综合专题 单元测试
1
7.69%
工业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 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1
7.69%
常见的天气系统
4
30.76%
中国地理 中国区域差异
3
23.07%
世界地理 世界分区地理单元测试
1
7.69%
其他
2
15.38%
大气运动
1
7.69%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许欢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1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