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首页 试卷详情
2014黑龙江高一下学期人教版高中地理期末考试55230
2014黑龙江高一下学期人教版高中地理期末考试55230
高中
整体难度:偏难
2014-09-13
题号
评分
一、选择题 (共15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读图回答下列问                                    

1H线穿越的我国大地形区有

A.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青藏高原、云贵高原    

B.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C.黄土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D.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青藏高原

2E纬线穿过的我国省级行政单位有

A.山东省、河北省、山西省、甘肃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B.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甘肃省、青海省

C.辽宁省、河北省、山西省、甘肃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D.江苏省、河南省、陕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省

难度:
知识点:地球与地图 单元测试
使用次数:165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BC

2.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3.图中(  )

A.甲地区农业以水稻种植业为主        B.乙地区太阳能、地热能丰富

C.丙地区河流航运价值高              D.甲、乙两地湖泊均为外流湖

4.图中(  )

A.①河主要靠高山冰雪融水补给       B.②河流经我国地势第一、二阶梯

C.③河流域植被以落叶阔叶林为主     D.③河水能已实现梯级开发

难度:
知识点: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不同区域自然环境 人类活动的差异
使用次数:100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BB

3.

读我国东北地区某河流流量补给示意图,回答题。

5.图中数码表示雨水补给和季节性融雪补给类型的分别是(    

A.        B.       C.      D.

6.与淮河相比,该河流水文特征是(    

A.水位季节变化小            B.泥沙含量大

C.有明显的春汛和夏汛        D.冬季封冻断流

难度:
知识点:河流的补给 水文特征及流向
使用次数:546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CC

4.

下图中各城市的大气最大降温高度(距地面高度),是连续三年中最强的15次冷空气影响的统计平均值。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7据图反映的变化趋势,对下列各地最大降温高度的推断,正确的是

A.辽河平原小于洞庭湖平原   

B北京小于上海

C.合肥大于南宁   

D.长江三角洲小于珠江三角洲

8形成图示趋势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距冬季风源地远近     B.获得太阳辐射多少

C.下垫面性质的差异     D.对流层厚度的不同

难度:
知识点: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单元测试
使用次数:197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CA

5.

读图,甲乙丙丁四图代表我国四大高原区域范围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9.关于四大高原相对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甲在乙的东北             B.乙在丙的西南 

C.丙在丁的东南             D.丁在甲的东南

10.四大高原均为生态脆弱区,但造成生态脆弱的原因不尽相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高原海拔高,热量不足,土层较薄,植被稀疏

B.乙高原水旱灾害频繁,水土流失、土壤侵蚀严重

C.丙高原喀斯特地貌广泛发育,地表岩石裸露,植物难以生长

D.丁高原气候干旱,戈壁、荒漠广布,水源不足

难度:
知识点:地球与地图 单元测试
使用次数:135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DA

本卷还有13题,登录并加入会员即可免费使用哦~

立即下载
全选试题
编辑试卷
收藏试卷
试题总数:
18
总体难度:
偏难
难度统计
难度系数
数量
占比
中等
18
100.0%
题型统计
大题类型
数量
占比
选择题
15
83.33%
综合题
3
16.66%
知识点统计
知识点
数量
占比
地球与地图 单元测试
2
11.11%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不同区域自然环境 人类活动的差异
1
5.55%
河流的补给 水文特征及流向
1
5.55%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单元测试
1
5.55%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章节测试
1
5.55%
人口与城市 单元测试
1
5.55%
农业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 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1
5.55%
农业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 农业区位因素
1
5.55%
工业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 工业区位因素
1
5.55%
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单元测试
3
16.66%
城市与地理环境 单元测试
2
11.11%
人口与地理环境 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
1
5.55%
城市与地理环境 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
1
5.55%
人口与地理环境 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
1
5.55%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王笑鸿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1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