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试题
当前位置:
学科首页
>
选修部分
>
海洋地理 海洋开发
>
试题详情
难度:
使用次数:119
更新时间:2012-05-08
纠错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2为太平洋西部部分海域海洋初级生产力分布图。

材料二  海洋初级生产力是指浮游植物、底栖植物及自养细菌等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能力,以每年单位面积所固定的有机碳或能量来表示。海洋初级生产力主要受光照、温度、营养盐、海水垂直运动等因素的影响。

材料三  海洋初级生产力决定了鱼虾蟹等海洋生物饵料的多少,进而影响海产品产量的高低。

1)图示海区海洋初级生产力的分布特点是__▲___。

2E地海洋初级生产力高的原因是,位于长江口附近,海水中的__▲__较为丰富;海底地形类型是__▲__,深度较__▲__,__▲__较为充足。

3)①、②、③地中,渔业资源最丰富的是__▲__地,原因是__▲__。

4)沿海易发生赤潮,其危害是__▲__。

查看答案
题型:填空题
知识点:海洋地理 海洋开发
下载试题
复制试题
【答案】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了海洋初级生产能力及影响因素。解答该题的关键是结合材料中的信息理解海洋初级生产力及影响因素,然后根据具体海域分析实际问题。从题中可获取以下信息:(1)太平洋西部部分海域海洋初级生产力分布状况;(2)海洋初级生产力的概念及影响因素;(3)海洋初级生产力的作用及造成的影响。

精讲精析:第(1)题,由太平洋西部部分海域海洋初级生产力分布图可直接读出,该海区海洋初级生产力的分布特点是由沿海向外海递减。第(2)题,E地位于长江口附近,长江能从陆地上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海底地形分为大陆架、大陆坡、大洋底部,E区域靠近海岸,深度不大,属于大陆架;由于海域较浅,光照比较充足。第(3)题,由材料三知道海洋初级生产力决定了鱼虾蟹等海洋生物饵料的多少,进而影响海产品产量的高低。在①、②、③地中,③地海洋初级生产力最高,饵料丰富,故渔业资源丰富。第(4)题,赤潮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爆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生态现象。赤潮发生时会使海洋生物不能正常生长、发育、繁殖,导致一些生物逃避甚至死亡,破坏了原有的生态平衡,从而威胁海洋生物生产、破坏海域生态环境。

参考答案:

1)由沿海向外海递减

2)营养盐  大陆架    光照

3)③  海洋初级生产力较高,饵料丰富

4)威胁海洋生物生产;破坏海域生态环境

=
考点梳理:
根据可圈可点权威老师分析,试题“ ”主要考查你对 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资料梳理”如下:
◎ 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的定义

海洋水资源利用:

①海水直接利用
②海水淡化利用

海洋化学资源:

达到工业规模的有食盐、镁、溴、淡水等,我国海盐产量世界首位,天津、河北境内的长芦盐场有平坦的海滩和利于蒸发的天气,是我国最大盐场。
①海洋化学资源开发利用的特点和现状:
海洋被称为“地球上最大的液体矿床”“盐的故乡”,海水中已发现的化学元素有80多种。目前形成工业规模的主要有食盐、镁、溴等。
海盐不仅是人类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中国的海盐产量居世界首位且海盐的主要产区分布在长江口以北长芦盐场是我国最大的盐场。长江口以南的盐场以海南的莺歌海盐场和台湾的布袋盐场最为出名。主要的生产方法有盐田法、电渗析法和冷冻法三种,其中盐田法是生产海盐的主要方法。
②海水制盐:滩面宽阔,坡度小;降水少,蒸发量大,日照强,平均风速大;附近无大河流入,海水盐度较高。 
海水化学资源的开发往往实行综合开发,将用水量大的企业布局在沿海,尽可能的直接利用海水,并形成海水淡化——制盐——提取卤水——生产盐化工产品相结合的大规模联合生产和经营的模式。

海洋生物资源:

(1)海洋中有20多万种生物,其中动物18万种,包括16000多万种鱼类海洋生物可以直接捕捞,也可通过养殖、增殖等途径实现可持续性发展主要分布在沿海大陆架。
(2)渔业资源分布:
①﹒大陆架海域:阳光集中,生物光合作用强,入海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底部沉积着大陆带来的泥沙,有利于鱼类的产卵发育;
②﹒温带海区:季节变化显著,冬季上泛的底部海水有丰富的营养盐类;
③﹒寒暖流交汇海区或冷海水上泛区:饵料比较丰富,冷水性与暖水性鱼类在寒暖流交汇处集聚。 

世界四大渔场:北海道、纽芬兰、北海、秘鲁渔场。
中国最大渔场:舟山渔场。
(3)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①过度捕捞,造成传统经济鱼类资源不断衰减
②围垦和人口填海造陆,导致海洋生态环境变化引起物种减少
③海洋污染及某些海洋工程造成的近岸海域生态环境恶化,导致海洋生物资源衰减。
(4)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①保护海洋环境,防止海洋环境污染,加强海洋管理;
②合理捕捞,限制渔船数量及捕捞量,采取休渔、禁渔措施,捕养结合,由单纯的天然采捕向海洋农牧化转变,实现海洋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海底矿产资源:

(1)大陆架海底:石油、天然气、煤、硫、磷等
(2)近岸带的滨海砂矿:砂、贝壳等建筑材料和金属矿产
(3)海盆:深海锰结核,是未来可利用的潜力最大的金属矿产资源
海底矿产资源的开始是一项高投资、高技术难度、高风险工程,目前海底矿产资源开发以油气资源为主。
◎ 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的知识扩展
1、海洋水资源利用
①海水直接利用
②海水淡化利用
2、化学资源:
达到工业规模的有食盐、镁、溴、淡水等,我国海盐产量世界首位,天津、河北境内的长芦盐场有平坦的海滩和利于蒸发的天气,是我国最大盐场
海洋化学资源开发利用的特点和现状:
    海洋被称为“地球上最大的液体矿床”“盐的故乡”,海水中已发现的化学元素有80多种。目前形成工业规模的主要有食盐、镁、溴等。
    海盐不仅是人类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中国的海盐产量居世界首位且海盐的主要产区分布在长江口以北长芦盐场是我国最大的盐场。长江口以南的盐场以海南的莺歌海盐场和台湾的布袋盐场最为出名。主要的生产方法有盐田法、电渗析法和冷冻法三种,其中盐田法是生产海盐的主要方法。
    海水制盐:滩面宽阔,坡度小;降水少,蒸发量大,日照强,平均风速大;附近无大河流入,海水盐度较高。
    海水化学资源的开发往往实行综合开发,将用水量大的企业布局在沿海,尽可能的直接利用海水,并形成海水淡化——制盐——提取卤水——生产盐化工产品相结合的大规模联合生产和经营的模式。
3、海洋生物资源:
(1)海洋中有20多万种生物,其中动物18万种,包括16000多万种鱼类海洋生物可以直接捕捞,也可通过养殖、增殖等途径实现可持续性发展主要分布在沿海大陆架。
(2)渔业资源分布:

世界四大渔场:北海道、纽芬兰、北海、秘鲁渔场。
中国最大渔场:舟山渔场。
(3)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①过度捕捞,造成传统经济鱼类资源不断衰减
②围垦和人口填海造陆,导致海洋生态环境变化引起物种减少
③海洋污染及某些海洋工程造成的近岸海域生态环境恶化,导致海洋生物资源衰减。
(4)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①保护海洋环境,防止海洋环境污染,加强海洋管理;
②合理捕捞,限制渔船数量及捕捞量,采取休渔、禁渔措施,捕养结合,由单纯的天然采捕向海洋农牧化转变,实现海洋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4、海底矿产资源
(1)大陆架海底:石油、天然气、煤、硫、磷等
(2)近岸带的滨海砂矿:砂、贝壳等建筑材料和金属矿产
(3)海盆:深海锰结核,是未来可利用的潜力最大的金属矿产资源
海底矿产资源的开始是一项高投资、高技术难度、高风险工程,目前海底矿产资源开发以油气资源为主。
◎ 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的教学目标
1、了解海洋资源的类型和特征,以及各类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
2、了解世界海洋渔业资源的分布和海洋渔业生产状况;了解世界海洋油气资源的开发过程。
3、了解在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应采取的措施。树立人类对海洋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的观点
4、了解世界海洋运输业的发展,港口的建设和港口贸易的发展。
5、了解世界著名的围海造陆工程。
◎ 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的考试要求
能力要求:了解/识记
课时要求:1
考试频率:易考
分值比重:10

登录并加入会员可无限制查看知识点解析

类题推荐:
海洋地理 海洋开发
难度:
使用次数:197
更新时间:2009-12-17
加入组卷
题型:选择题
知识点:海洋地理 海洋开发
复制
试题详情
纠错
加入组卷
进入组卷
下载知识点
使用过本题的试卷: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关立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1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