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中国人最为重视的传统节日,是全家团圆的象征。根据某市迁徙人数占国内迁徙总人数比重每日统计图,完成22-24题。
22.2014年1月16日至31日,该市人口迁徙的主导因素是
A.自然环境因素 B.经济因素 C.社会文化因素 D.政治因素
23.据图示信息可以推断,图示期间该市人口数量最少的一天为
A.1月28日 B.2月1日 C.2月6日 D.2月12日
24.关于该市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经济发达收入高 ②是我国西部某省会 ③人口净迁入城市 ④城市环境质量优良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下表反映10年来北京市人口及其构成的变化。读表完成14~15题。
年份 | 常住人口总数 (万人) | 60岁及以上人口(万人) | 平均每个家庭人口数 | 其中外来人口(万人) | 外来人口男女性别比 |
2003年 | 1356.9 | 170.1 | 2.91 | 256.3 | 150.8 |
2013年 | 1961.2 | 246 | 2.45 | 704.5 | 118.9 |
(注:性别比是指每100名女性对应的男性数量)
14.以上数据表明,10年来北京
A.人口自然增长速度快 B.外来人口大于本地人口
C.外来人口女性比例增加 D.人口流动规模趋于减小
15.外来人口对北京市的影响可能有
①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②加剧人口老龄化 ③加重基础设施压力 ④不利于产业结构调整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图4中黑点所在地是世界冰川的主要分布区。读图完成3~6题。
3.图示说明了自然资源的
A.分布的不平衡性
B.资源间的联系性
C.数量的有限性
D.利用的发展性
4.有关该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近年来数量有减少趋势
B.被人类大量开发利用
C.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D.其形成与岩浆活动关系密切
5.下列有关人类与自然资源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自然资源数量多少对环境人口容量影响较小
B.自然资源开发潜力是无限的,不会出现资源短缺
C.采猎文明阶段,土地的数量和质量都成为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D.对于还没有完全弄清楚其用途和开发利用途径的不可再生资源,最好不要轻易开采
6.一般说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①范围会越来越广 ②方式会越来越多 ③依赖性会越来越强 ④利用率会越来越高
⑤规模会越来越大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
下图为“甲市周边地区和甲市示意图”,该地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湿润多雾,河流湍急,矿产资源丰富。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甲市河流向________方向流动,甲城市的市区范围沿________和________伸展。(3分)
(2)简要评价甲市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和不利条件。(4分)
(3)该地区酸雨危害严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下图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数量变化图”,读图完成24~25题。
24.如上图所示,关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城市数量增多,规模不断扩大
B.从城市构成上看,仍以中小城市为主
C.我国城市化水平总体上已经与发达国家持平
D.城市化水平上断上升,与我国快速发展的经济有关系
25.读上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
A.等级越高的城市,数目越少
B.等级越高的城市,服务范围越小
C.职能越低的城市,数目越少
D.城市数目越少,该等级的城市相互间距离越近
读我国珠江三角洲某市人口增长示意图,回答8~9题。
8.有关该市人口数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从总体上看,该市人口数量的变化以机械增长为主
B.该市人口数量呈下降趋势
C.影响该市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政治因素
D.该市人口自然增长率整体呈上升趋势
9.近年来该市人口机械增长率呈下降趋势,其原因最有可能是 ( )
A.该市因经济发展速度减缓而出现民工荒
B.该市生态环境恶化,人口迁入量逐年减小
C.京津唐、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的发展
D.农村生存环境已优于城市
下图分别为1978~2010年,甲、乙、丙、丁四地区人口变动情况统计图以及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图。读图回答6~7题。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乙、丁两地人口增长速度日趋缓慢 B.乙、丁两地人口总量不断减少
C.乙地区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 D.丁地区外来劳动力日趋增多
7.图中最可能反映当前山东半岛人口变动情况及原因的是 ( )
A.甲 ②⑥ B.乙 ④⑤ C.丙 ①④ D.丁 ①③
下列说法属于人与环境对立的是
①洞庭湖围湖造田 ②东海渔场实行休渔制度 ③南方丘陵地区退耕还林 ④为改善交通,大力增加汽车等交通工具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长寿村”是指人口预期寿命较长或百岁以上老人比例较高的村庄。在下列影响“长寿村”形成的因素中,最不可能的是 ( )
A.植被覆盖率高,空气清新
B.山区闭塞,受外界干扰小
C.饮用水质量好
D.海拔高度适中,气候凉爽宜人
下图反映了我国人口学历与平均预期寿命的关系,从中可知( )
A.相同学历段女性比男性的平均预期寿命短
B.高学历段男女平均预期寿命的差距大于低学历段
C.各学历段男女平均预期寿命的差异没有变化
D.受教育程度越高,平均预期寿命越长
“丁克(DINKS)”家庭,也称自愿不生育家庭,是“Double income,no kids”缩写的音译,其含义是“双份收入,不要孩子”。“丁克”家庭反映的地域文化是( )
A.传统农业文化 B.宗教文化
C.欧美文化 D.现代大城市文化
“重男轻女指数”是指希望生育男孩的母亲人数与希望生育女孩的母亲人数的比例。下表是联合国人口机构1983年公布的部分国家的“重男轻女指数”。据此完成1~2题。
国家 | 指数 | 国家 | 指数 |
巴基斯坦 | 4.9 | 肯尼亚 | 1.1 |
尼泊尔 | 4.0 | 哥伦比亚 | 1.0 |
韩国 | 3.3 | 菲律宾 | 0.9 |
泰国 | 1.4 | 委内瑞拉 | 0.9 |
1.人口生育意愿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似的国家是( )
A.韩国、泰国、菲律宾
B.菲律宾、泰国、尼泊尔
C.巴基斯坦、尼泊尔、韩国
D.哥伦比亚、肯尼亚、委内瑞拉
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重男轻女指数”反映发展中国家普遍渴望生育男孩
B.“男孩偏好”的传统与“稻米文化”密切相关
C.中国的儒家文化有“男性偏好”的传统思想,但重视子女质量和注重自我发展
D.发达国家受基督教的影响,人们没有性别偏好
读以下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1 川西第一大天然林突击砍伐事件震惊全国。而举报人重庆大学韦云隆教授却因此受到有些人士的打击报复,他与同事们创办的洪雅天马公司的矿山被炸,矿石被卖,其他相关投资也受到了很大影响。但他说:“我不后悔,我们保住了民族的财富。”
材料2 我国今后20~30年内,消除2亿多文盲,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
以上材料表明:
(1)一个地区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低,从整体上影响着人们的 观、________
观和 观。
(2)科学文化素质高的人口,有比较高的 意识,在发展经济的同时,
能够重视 工作,形成 、 与发展的
良性循环。
(3)砍伐川西第一大天然林者 低, 意识和 意识淡
薄,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实现 、 和
的可持续发展是不可能的。
(4)大力提高全民族的 素质,是实现 的根本途径之一。
图3为我国在同一纬线附近的三个城市气温、降水和日照时数图。读图回答5—6题:
5.①、②、③城市分别所在的地形区可能是( )
A. 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塔里木盆地
B. 长江中下游平原、云贵高原、横断山区
C. 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青藏高原
D. 珠江三角洲、云贵高原、青藏高原
6.③城市日照时数明显高于①、②城市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③较①②距海远 B.③较①②受季风的影响小
C.③较①②气温低 D.③较①②海拔高
人口素质低,生产活动可能出现违反自然规律的现象,如: ( )
A.黄土高原修水平梯田 B.江汉平原大面积围湖造田
C.东北平原发展塑料大棚 D.宁夏平原引黄河水灌溉
长江上游某山区,人们在砍光烧尽的森林的废墟上戳洞下种,说明 ( )
A.次生环境因素对人体有危害
B.人口数量是影响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
C.人口科学文化素质高,就不会破坏环境
D.人口科学文化素质低,会浪费资源.破坏环境
环境对人口数量变化的影响,主要是通过
A.影响生育率和死亡率来实现的
B.影响生育政策、文化和宗教等社会环境来实现的
C.自然环境因素对生育率的作用来实现的
D.影响经济发展水平、婚姻制度等社会环境来实现的
图为三个区域的人口统计图。读图回答(1)-(2)题
(1) a、b区域的人口再生产类型分别属于( )
A、现代型和过渡型 B、原始型和传统型
C、现代型和传统型 C、传统型和过渡型
(2)影响c区域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主要因素有 ( )
1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2人口受教育水平较低
3医疗卫生水平较低 4人们的生育意愿较低
A、12 B、14 C、23 D、34
读城市化进程演化模型图,回答问题:
(1)城市区位比较优势中的地理条件有 、 、 等。
(2)图中的“城市病”主要指城市化速度太快过程中产生哪些问题?
(3)城市周边地带进入城市化的要素和标志有哪些?
图表示某地区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过程。据此回答(1)~(2)题。
(1). 与“人口自然增长率迅速降低,高龄人口比例缓慢增加”对应的期间是( )
A.Ⅰ期 B.Ⅱ期
C.Ⅲ期 D.Ⅳ期
(2). 在Ⅰ期( )
A.人口急剧膨胀 B.人口老龄化
C.人口增长停滞 D.人口平均寿命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