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 “自然资源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图”,完成列各题。
1 . 图中甲、乙分别表示
A . 气候资源 土地资源 B . 矿产资源 能源
C . 生物资源 地热资源 D . 劳力资源 科技
2 .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A . 开发自然资源的广度和深度越来越大
B . 自然资源对产业布局的影响越来越强
C . 利用自然资源的数量和种类越来越少
D . 人类对自然环境和资源依赖越来越大
1 . B
2 . A
【解析】
1 . 本题考查自然资源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图示乙在工业社会的作用较强,为矿产地资源和能源。所以本题选择 B 选项。
2 . 本题考查自然资源和人类社会的关系。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开发自然资源的广度和深度越来越大,人类对自然环境和资源依赖越来越小,自然资源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减弱。利用自然资源的数量和种类越来越多, 所以本题选择 A 选项。
读我国能源保障区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 . 我国能源保障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是( )
A . 西部高,东部低;北部高,南部低
B . 西部高,东部低;北部低,南部高
C . 西部低,东部高;北部高,南部低
D . 西部低,东部高;北部低,南部高
2 . 影响我国能源保障水平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 . 能源生产总量 B . 能源消费总量
C . 能源生产和消费的总量 D .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3 . M地区能源保障水平高,主要原因是( )
①天然气资源丰富 ②水能资源丰富 ③核能资源丰富 ④太阳能资源丰富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1 . A
2 . C
3 . A
【分析】
1 .
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能源高保障分布区主要位于中西部省区,能源低保障区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因此我国能源保障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是西部高,东部低,北部高,南部低,故 A 正确。
2 .
能源产量越大,消费量越小,能源保障水平就越高, C 正确;单一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不能影响保障水平,故 AB 错误,经济发展水平主要影响能源消费总量,故 D 错误,所以该题选 C 。
3 .
读图可知, M 地位于四川省,有丰富的天然气和水能资源,目经济相对东南部地区较落后,能源的消费量较小,所以其能源保障水平较高, ①② 符合;核能对技术要求高,该地核能不丰富, ③ 不符合;该地阴雨天多,太阳能不丰富 , ④ 不符合;综上, A 正确 , BCD 错误。
【点睛】
我国主要天然气产区:新疆的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青海柴达木盆地、川渝的四川盆地、陕甘宁的鄂尔多斯;我国自然资源面临的问题及措施: a 、自然资源的总量有限,人口的增长,使人均占有量更加短缺; b 、破坏浪费严重,加剧我国资源形势的严峻性,因而应科学合理的利用资源,保护资源,使可再生资源不断再生,非可再生资源得到合理利用。
海洋权益属于涉及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的核心利益,是由相互影响、相互交织而又不能相互替代的几种权益构成一个统一整体。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 海洋主权、海洋管辖权、海洋管制权属于 ( )
A . 海洋经济权益 B . 海洋安全利益
C . 海洋政治权益 D . 海洋科学利益
2 . 海上观光旅游、举办跨海域的文化活动属于 ( )
A . 海洋经济权益 B . 海洋安全利益
C . 海洋政治权益 D . 海洋文化利益
1 . C
2 . D
【解析】
1 . 海洋权益属于涉及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的核心利益。海洋权益的内涵主要包含海洋政治权益、海洋经济权益、海上安全利益、海洋科学利益。其中,海洋主权、海洋管辖权、海洋管制权等是海洋政治权益的核心。据此分析本题选 C 。
2 . 海洋科学利益主要是使海洋成为科学实验的基地,以获得对海洋自然规律的认识等。 此外,海洋文化利益,如海上观光旅游、举办跨海域的文化活动等也属于海洋科学利益,据此分析本题选 D 。
【点睛】
海洋权益的内涵主要有:
一是海洋政治权益:如海洋主权、海洋管辖权、海洋管制权等,这是海洋政治权益的核心。
二是海洋经济权益:主要包括开发领海、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的资源,发展国家的海洋经济产业等。
三是海上安全利益:主要是使海洋成为国家安全的国防屏障,通过外交、军事等手段,防止发生海上军事冲突。
四是海洋科学利益:主要是使海洋成为科学实验的基地,以获得对海洋自然规律的认识等。 此外,还有海洋文化利益,如海上观光旅游、举办跨海域的文化活动等。
下图表示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土地面积、水资源总量、人口及耕地等指标的对比。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 . 图中字母 a、b、c、d代表的指标分别是 ( )
A . 水资源总量、土地面积、人口、耕地
B . 耕地、土地面积、人口、水资源总量
C . 人口、水资源总量、耕地、土地面积
D . 土地面积、人口、耕地、水资源总量
2 . 北方地区资源的配置现状会导致 ( )
A . 耕地后备不足 B . 水资源浪费严重
C . 人均土地面积少 D . 缺水问题突出
1 . A
2 . D
【解析】
1 . a 要素南北方差距最大,且南方远高于北方,从四种要素对比分析,南北方水资源差距最大,所以 a 要素为水资源 ;bd 要素都是北方多于南方,分别为土地和耕地资源; c 差距最小,南方略多于北方,为人口资源;所以选 A 项正确。
2 . 从图中对比分析,北方耕地比重高,但水资源比重低,水、土资源搭配极不协调,所以缺水问题突出, D 项正确。
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获得 2017年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下图为塞罕坝林场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 从 1962年至今,塞罕坝林场培育出112万亩人工林,成为“生态文明建设范例”。下列关于该林场表述正确的是( )
A . 主要树种为常绿硬叶林
B . 维护东北地区生态安全
C . 每年春季防火等级最高
D . 现成为重要的木材基地
2 . 下列关于塞罕坝林场产生的影响,描述正确的是( )
A . 对东北林区的开发提供了借鉴意义
B . 保护华北地区生态环境,防风固沙
C . 减少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D . 防止内蒙古中部草原退化
1 . C
2 . B
【分析】
1 .
塞罕坝林场纬度较高,选择针叶林、落叶林为主要营林品种, A 错误。位于河北北部,对东北地区生态安全的意义不大, B 错误。华北地区春季干燥,春季防火等级最高, C 正确。经过 50 多年的营林,成为重要的生态林基地, D 错误。故选 C 。
2 .
塞罕坝林场对东北林区的生态保护提供了借鉴意义, A 错误。有利于保护华北地区生态环境,防风固沙, B 正确。不能减少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C 错误。可防止内蒙古南部草原退化, D 错误。故选 B 。
【点睛】
塞罕坝机械林场极端最高气温 33.4℃ ,最低气温 -43.3℃ ,年均气温 -1.3℃ ,均降水量 460.3 毫米,年均大风日数 53 天,是典型的半干旱半湿润寒温性大陆季风气候;海拔 1010-1939.9 米。代表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或针叶林。该林场的主要价值为生态价值:防风固沙、调节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等。
本卷还有28题,登录并加入会员即可免费使用哦~
该作品由: 用户whrz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