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首页 试卷详情
山东省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解析
山东省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解析
高中
整体难度:偏难
2022-01-21
题号
评分
一、选择题 (共10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1 图中四地风速相比较(

A ①地大于②地 B ②地小于③地 C ③地大于④地 D ④地小于①地

2 图中四地风向大体 -致的是(   )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3 正常年份 ,该时期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   )

A 多梅雨 B 为伏旱期 C 多龙卷风 D 多冻雨

难度:
知识点:大气运动
使用次数:211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1 D

2 B

3 A

【分析】

1

等压线密集处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从等压线的疏密关系可知,图中 地风力大于 地, A 错误; 地风力大于 地, B 错误; 地风力大于 地, C 错误; 地风力大于 地, D 正确。故选 D

2

根据等压线分布图作出四个地点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再向右偏转作出风向可知, 地吹东北风, 地吹偏东风, 地吹东南风, 地吹东北风。故选 B

3

正常年份 6 月份我国南方地区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受江淮准静止锋控制,进入梅雨季节, A 正确;长江中下游地区 7 8 月份为伏旱期, B 错误;长江中下游地区 4 月份和 7 月份多龙卷风, C 错误;冻雨主要发生在初冬或冬末春初时节, D 错误。故选 A

【点睛】

等压线图中风向的判断

第一步:在等压线图中,画出等压线在拟求风向点的切线并作垂直于切线的虚线箭头 ( 由高压指向低压,但不一定是指向低压中心 ) ,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

第二步:确定南、北半球后,顺着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向右 ( 北半球 ) 或向左 ( 南半球 ) 偏转 30° 45°( 若为高空,则偏转 90°) ,画出实线箭头,箭头所指即经过该点的近地面风向。如图所示(北半球)


2.

船员甲于某年 6月22日5时40分(地方时)在某海域拍摄到日出景观,此刻另一船员乙在另外一海域也拍摄到了日出,时间显示是7时40分(地方时),完成下面小题。

1 船员甲最可能航行在(

A 北冰洋 B 中国南海 C 中国渤海 D 地中海

2 此时船员乙位于船员甲的(

A 东北方 B 西北方 C 西南方 D 东南方

3 半年后,船员甲到达非洲大陆,他有可能拍摄到(

A 幽深的峡湾 B 迷人的极光 C 迁徙的牦牛 D 肆虐的沙暴

难度:
知识点:地图的基本知识
使用次数:141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1 B

2 D

3 D

【分析】

1

6 22 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附近,北半球昼长夜短,甲拍摄日出的地方时为 5 40 分,此当地昼长为( 12-5:40 ×2 ,即为 12 小时 40 分钟,而赤道的昼夜平分,昼长为 12 小时,当地的昼长与赤道的昼长差异不大,可推测当地海域所处纬度偏低,最可能为中国南海, B 正确;该时间北冰洋昼长很长,且大部分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地中海和中国渤海的纬度偏高,可能性不大, ACD 错误。故选 B

2

晨线上正值日出,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 6 点,甲地方时早于 6 点,所在经线位于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西侧(经度相差 );乙日出时间晚于 6 点,所在经线位于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东侧(经度相差 45° ),所以甲所在经线与乙所在经线经度相差 50° ,甲位于乙的西方;且甲位于北半球,乙昼短夜长,位于南半球,甲位于乙的北方。综上分析,所以乙位于甲的东南方,故选 D

3

该日为 6 22 日,半年后为 12 22 日前后,为北半球的冬季,南半球的夏季。船员甲到达非洲大陆,可能拍到肆虐的沙暴(非洲气候干旱,沙漠广布,北半球冬季非洲部分地区风力大,沙暴较强), D 正确;峡湾属于冰川侵蚀地貌,主要分布在高纬度地区,在非洲缺少峡湾地貌分布, A 错;极光发生在高纬度地区,非洲不可能看见极光现象, B 错;牦牛是高寒地区的物种(如青藏地区),在非洲分布较少,看到牦牛的可能性不大, C 错。故选 D

【点睛】

注意看见日出即是位于晨线上,晨线与赤道交点的地方时为 6 点。根据当地日出时间可计算当地的昼长(昼长的计算: 昼长 = 12- 日出时间) ×2 昼长 = (日落时间 -12 ×2 昼长 = 日落时间 - 日出时间),从而判断出南北半球,根据昼长与赤道昼长的大小关系,大致推断船只所在的海域。

3.

三叶草 ,多年生草本植物,喜温暖、向阳、年降水量800~1000 mm、排水良好的环境,平均根深20~33 cm。最大根深可达120 cm。下图示意非洲西北部某风景区等高线和等潜水位线(潜水位海拔相等的点连成的线称作等潜水位线)分布状况,景区内有一较大溪流发育,该溪流径流量季节差异明显。景区内广泛种植三叶草。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纯天然条件下 ,该区域三叶草生长最为旺盛的地点最可能是(   )

A ①地 B ②地 C ③地 D ④地

2 图示区域(

A ①④两地的相对高度可能为3m B 较大的溪流自西南流向东北

C ③地可开发一个瀑布观景设施 D ③地夜晚可看到电视塔顶的指示灯

难度: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地形剖面图
使用次数:167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1 B

2 D

【分析】

1

根据等高线的弯曲方向可知, 位于山脊(凸低为高)的阳坡,满足三叶草生长所需的 温暖、向阳、降水量丰沛、排水良好 等特点, B 正确。 位于阴坡、 位于山谷(凸高为低)的阴坡,光照条件差,不满足三叶草生长所需特点, A C D 错误。所以选 B

2

根据 凸高为低 的判断规律可知, 与电视塔位于山谷的两侧,透视性好,因此 地夜晚可看到电视塔顶的指示灯, D 正确。读图可知 的高度范围为 761—762 米, 的高度范围为 763——764 米(大大小小原则),因此 ①④ 两地的相对高度范围为大于 1 米、小于 3 米,不可能是 3 米, A 错误。溪流发育在山谷中,流向应为从东北向西南, B 错误。瀑布应发育在陡坡处,此图中坡度缓,因此无瀑布发育, C 错误。所以选 D

【点睛】

等高线地形图中山谷与山脊的判读方法,遵循 凸低为高,凸高为低 的原则;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闭合区域取值问题,遵循 大于大值,小于小值 的原则。

4.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a、b、c三条曲线分别表示的天气状况最有可能为

A 阴雨、多云、晴朗 B 晴朗、阴雨、多云

C 晴朗、多云、阴雨 D 多云、阴雨、晴朗

2 该地温室大棚内一天中 14:00左右相对湿度最低,说明当时

A 实际水汽压大 B 饱和水汽压小

C 实际水汽压小 D 饱和水汽压大

3 冬季我国北方流感、百日咳、哮喘、支气管炎多发的原因是

①室内相对湿度高,污染重

②室内相对湿度低,污染重

③室外相对湿度高,易产生雾霾

④室外相对湿度低,易产生雾霾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难度:
知识点:大气受热过程
使用次数:292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1 A

2 D

3 B

【解析】

1 相对湿度是大气的实际水汽压与同温度下的饱和水汽压之比。且相对湿度随温度变化明显。 实际水汽压相同的条件下,温度高,同温度的饱和水汽压大,相对湿度小;温度低,同温度的饱和水汽压小,相对湿度大。图示三条曲线是温室大棚内不同天气状况下相对湿度日变化曲线。大棚密闭性较好,水汽含量相对稳定,棚内实际水汽压变化不大,因此相对湿度主要取决于同温度下的饱和水汽压,即棚内温度的高低。阴雨天气,太阳辐射最少,棚内气温最低,同温度下的饱和水汽压最小,所以相对湿度最高。晴朗天气,太阳辐射强,棚内温度最高,同温度下的饱和水汽压最大,所以相对湿度最低。多云天气,介于阴雨和晴朗之间。所以 a 为阴雨天气, b 为多云天气, c 为晴朗天气。故答案选 A

2 一天之中大棚内的气温最高值出现在 14 时左右,此时,同温度下的饱和水汽压最大,而棚内的实际水汽压基本不变,所以此时,相对湿度最低。故答案选 D

3 冬季我国北方流感等疾病,多是由于细菌病毒导致。冬季我国北方气候寒冷,为了保暖,一般都门窗紧闭,室内空气流通性差,污染比较严重;加之暖气等取暖设施的使用,室内温度高,实际水汽压小,而同温度下的饱和水汽压大,空气湿度低, ①错,②对。冬季的室外因为温度低,同温度下的饱和水汽压很小,相对湿度高,空气中水汽多,易产生雾霾天气,③对,④错。故答案选 B

5.

1 下列天气中山谷风变化明显的是(

A 晴天且大范围盛行风不明显 B 阴天且大范围盛行风不明显

C 晴天且大范围盛行风明显 D 阴天且大范围盛行风明显

2 博格达峰的积雪对山谷风的影响是(

A 加强了山风和谷风 B 减弱了山风和谷风

C 加强了山风,减弱了谷风 D 加强了谷风,减弱了山风

难度:
知识点:大气 天气 气候变化规律
使用次数:258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1 A

2 C

【分析】

1

据已学知识可知山谷风属于热力环流,两地间温差越大,热力环流越明显。晴天时山谷与山顶温差更大,所以山谷风更明显。但是如果外部盛行风明显,热力环流会被淹没而不明显。山谷风变化明显的是晴天且大范围盛行风不明显的时候, A 正确。排除 BCD ,故选 A

2

白天风从山谷吹向山顶,为谷风;夜晚,风从山顶吹向山谷,为山风。博格达峰的积雪使山顶白天温度相对较低,与山谷之间的温差减小,故会减弱谷风。夜晚山顶温度下降更快,与山谷之间的温差增大,故加强了山风, C 正确。排除 ABD ,故选 C

【点睛】

山谷风是由于山谷与其附近空气之间的热力差异而引起的热力环流。温差越大,热力环流越明显。白天风从山谷吹向山顶,为谷风;夜晚,风从山顶吹向山谷,为山风。

本卷还有8题,登录并加入会员即可免费使用哦~

立即下载
全选试题
编辑试卷
收藏试卷
试题总数:
13
总体难度:
偏难
难度统计
难度系数
数量
占比
中等
7
53.84%
偏难
5
38.46%
容易
1
7.69%
题型统计
大题类型
数量
占比
选择题
10
76.92%
综合题
3
23.07%
知识点统计
知识点
数量
占比
大气运动
1
7.69%
地图的基本知识
1
7.69%
等高线地形图、地形剖面图
1
7.69%
大气受热过程
2
15.38%
大气 天气 气候变化规律
1
7.69%
内力作用与地貌
2
15.38%
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
1
7.69%
陆地上水体间的相互关系
1
7.69%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
1
7.69%
全球气压带 风带的分布 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1
7.69%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
7.69%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杨柳风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2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