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四图中能反映历史时期本市平原地区地面沉降的是( )
A .甲、丙 B .甲、乙 C .乙、丁 D .丙、丁
2 .图乙所示的居民区位于滨海地区,当地居民经常能感受到海陆风。在夏季时,若只考虑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一天中海风风力最大的时段是( )
A . 6:00 ~ 7:00 B . 10:00 ~ 11:00 C . 14:00 ~ 15:00 D . 20:00 ~ 21:00
D 2 . C
【解析】 1 .沿海防潮堤主要体现的是海水的海拔,与地面沉降关联不大,甲图不能反映地面沉降;下沉式广场是建设过程中选择低洼地区建设,本来地势就低的地区不能直观反映地面沉降,乙图不能反映地面沉降;沿海地区人们消费海洋贝类生物较多,产生了大量的贝壳,这部分贝壳原来在地表,现在却出现在地下,说明贝壳堆积在岩层之中,地面沉降,形成地下贝壳层,丙图能反映地面沉降;天津地处我国华北平原,由于雨季短,且降水季节变化大,水资源相对短缺,天津会过度开采地下水造成地面沉降,据图示可知明代古街道出现了明显的下沉,这就是天津在上世纪初期开始不断抽取地下水而导致的地面沉降,丁图能反映地面沉降。丙、丁两图能反映历史时期本市平原地区地面沉降, D 正确。故选 D 。
2 .海陆风中海风是指海洋吹向陆地的风,此时海洋应气压较高,相对气温较低,而如果海陆同时增温,海洋由于热容量较大,增温幅度小,相对于陆地气温低,气压高,故此一天之中地面辐射最多的时刻,也就是气温最高的时刻,海风最大,而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刻一般是在 14 时附近, C 正确, ABD 错误。故选 C 。
【点睛】海洋热容量大,陆地热容量小,因此,海洋升温降温较慢,陆地升温降温较快。白天,陆地受热升温快,海洋受热升温慢,从而产生了冷热差异,近地面风由海洋吹向陆地,所以叫做 “ 海风 ” 。
3 .从奥陶纪到二叠纪,该地区经历的地质过程为( )
A .下降沉积、抬升侵蚀、下降沉积 B .抬升侵蚀、下降沉积、水平挤压
C .下降沉积、水平挤压、抬升侵蚀 D .抬升侵蚀、下降沉积、抬升侵蚀
4 .该地区三叠纪地层中发育有落水洞、天坑等地貌。关于该地层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可找到被子植物化石 B .岩石受到水的溶蚀作用
C .明显受到过风力侵蚀 D .位于背斜构造中心部位
A 4 . B
【解析】 3 .奥陶纪时,该区开始接受沉积,到泥盆纪,该区一直接受沉积,泥盆纪之后,该区地壳整体抬升,缺失石炭系地层,到二叠纪,该区地壳整体下降接受沉积,沉积了二叠纪地层、三叠纪地层,之后该区地壳发生水平运动,地层褶皱并隆起,遭受剥蚀,再之后该区地壳又整体下沉,接受沉积物的沉积, A 正确, BCD 错误。故选 A 。
4 .被子植物繁盛的地质时代是新生代,并不在三叠纪,所以不可能找到被子植物化石, A 错误;落水洞、天坑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是流水溶蚀地貌, B 正确;喀斯特地貌发育在较湿润地区,风力侵蚀作用相对较弱, C 错误;三叠纪岩层是图中最新的岩层,而背斜中心岩层相对最老, D 错误。故选 B 。
【点睛】科学家根据地层顺序、生物演化阶段、地壳运动和岩石年龄等,将地球历史划分为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和显生宙。
5 .关于当地低山丘陵上的土壤,描述正确的是( )
A .母质为冲积物,土质黏重 B .淋溶作用强,土壤呈酸性
C .有机质含量高,土壤肥沃 D .物理风化作用强,土层厚
6 .徽墨成为宣传皖南地区的符号,最主要的原因是当地( )
A .历史文化厚重 B .制墨原料丰富
C .水陆交通便利 D .销售市场广阔
B 6 . A
【解析】 5 .冲积母质是由经常性的流水搬运堆积而成,低山丘陵地区多流水侵蚀作用, A 错误。该地区降水多,淋溶作用强,成土母质中易溶于水的钙成分不断地流失,土壤中多以铁和铝元素为主,土壤黏粒比重高,土壤多呈酸性, B 正确。该地区气候湿热,微生物分解作用较快,有机质积累较少;降水较多,土壤的淋溶作用强烈,养分大量流失;故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低,比较贫瘠, C 错误。红壤化学风化作用强,物理风化较弱,且低山丘陵区土层较薄, D 错误。故选 B 。
6 .徽墨是安徽省黄山市、宣城市特产,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历史渊源久远,历史文化厚重,成为宣传皖南地区的符号, A 正确;生产原料并非本地独有, B 错误;水陆交通便利程度本地优势不明显, C 错误;销售市场该地有限, D 错误。故选 A 。
【点睛】徽墨是 “ 文房四宝 ” 之一,因产于徽州而得名。在徽州地区独特的自然资源和丰富的文化资源双重滋养下,带着鲜明徽州印记的徽墨在墨林中独树一帜,成为中国墨的唯一代表。
7 .据图分析,关于黄河流域土壤侵蚀变化描述正确的是( )
A .区域生态环境治理措施使土壤侵蚀强度减弱
B .气候变化导致各等级的土壤侵蚀面积均减少
C .受到重度侵蚀的土壤面积和比例无显著变化
D . 1990 ~ 1999 年间土壤侵蚀治理成效最为明显
8 .据图推断,该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的最主要措施是( )
A .矿区生态修复 B .退耕还林还草
C .沙漠裸地农垦 D .生活环境治理
A 8 . B
【解析】 7 .读右图黄河流经省区土地利用转型方向及面积示意图可知,当地进行了退耕还林还草,荒漠化治理等,将大量农业生产用地和沙漠裸地转化为了生态建设用地,故主要是由于区域生态环境治理措施使土壤侵蚀强度减弱, A 正确; 30 年间,黄河流域地区的气候变化不明显,不会由于气候变化导致土壤侵蚀面积减少明显, B 错误;读图可知, 30 年来,黄河流域受到重度侵蚀的土壤面积和比例均显著下降,其中 1999~2010 年土壤侵蚀面积下降最多,治理成效最为明显, CD 错误。故选 A 。
8 .读右图黄河流经省区土地利用转型方向及面积示意图可知,当地进行了退耕还林还草,荒漠化治理等,将大量农业生产用地和沙漠裸地转化为了生态建设用地,故退耕还林还草使得当地土壤抗侵蚀能力增强,土壤侵蚀强度减弱,区域生态环境治理取得了积极成效, B 正确;结合右图可知, 30 年来矿区生产面积和城乡生活用地在增多,但材料未体现出当地的矿区生态修复和生活环境的治理工作,且两者对于当地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土壤侵蚀针对性不强,故不是其生态建设的最主要措施, AD 排除;沙漠裸地农垦会造成生态环境破坏, C 错误。故选 B 。
【点睛】荒漠化类型:包括土地沙漠化(三北)、石质荒漠化(西南喀斯特地貌区)、次生盐渍化(西北干旱灌溉区和华北半湿润区)等。西北地区是我国风沙危害、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干旱(提供了风、沙条件)、气候变异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
9 .据图文分析,粤港澳大湾区人口迁移的特点是( )
A .随着产业转移人口主要向大湾区以外迁移 B .中心城市中广州对外来人口吸引力最大
C .人口集中迁入区人均 GDP 增速更快 D .迁入人口主要向四个中心城市集聚
10 .关于图中各地人均 GDP 增速差异及其原因的分析,合理的是( )
A .大湾区四个中心城市最快,经济实力最强
B .大湾区内非中心城市最快,城镇化水平高
C .湾区外城市快于湾区内,承接产业转移多
D .深圳快于广州,城市的服务功能更加完善
D 10 . C
【解析】 9 .根据材料可得,港澳大湾区累计净迁入人口 650 余万,其中四个中心城市迁入 450 余万。说明迁入人口主要向四个中心城市集聚,因此 D 正确;目前人口主要向大湾区以内迁移,因此 A 错误;深圳迁入人口 277.1 万多于广州 123.1 万,因此深圳的吸引力更大,故 B 排除;根据图示材料可以看出,人口集中迁入区以外的人均 GDP 增速更快,因此 C 排除;因此排除 A 、 B 、 C ,选择 D 。
10 .根据材料可得,各地人均 GDP 增速最快的是非中心城市,因此 A 排除;大湾区内非中心城市最快,这些城市城镇化的水平相对较低,故 B 排除;湾区外城市快于湾区内,因为承接产业转移多,经济增长速度快,故 C 正确;深圳快于广州,原因是深圳的开发程度更高,地理位置更优越。与城市服务功能关系不大,因此 D 排除;因此排除 A 、 B 、 D ,选择 C 。
【点睛】粤港澳大湾区是由广州、深圳、东莞、珠海、佛山、江门、惠州、中山、肇庆等 9 个城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形成的城市群。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四个核心城市。地处我国沿海开放前沿,交通发达,区位优势明显,经济实力雄厚,创新要素集聚,国际化水平领先。
本卷还有6题,登录并加入会员即可免费使用哦~
该作品由: 用户小小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