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世纪末,多国天文学家通过国际性的合作研究,观测并测量出某一遥远的旋涡星系,该星系与地球的距离为
A.140多亿个天文单位 B.140多亿年
B.140多亿千米 D.140多亿光年
C
解析此题是考学生一个最基本的概念,只要知道宇宙中天体之间的距离是用光年来表示的,就可得出正确答案。
关于地球的热量收支状况,表述正确的是
A.地球不断吸收太阳辐射,结果终将变得越来越热
B.由于大气环流和洋流的作用,低、高纬地区之间不断进行热量交换,地球热量收支总体处于平衡状态
C.高纬地区接收的太阳辐射少于其支出的长波辐射,高纬地区将变得越来越冷
D.高纬地区热量的收入少于支出,但因温室效应的作用,高纬地区并不会越来越冷
解析此题也是考查学生的一个基本知识,知道热量平衡原则,或了解大气环流和洋流的意义,都不难得出正确答案。而且前三个答案都有明显错误,可以逐一排除。
下列地形中,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A.三角洲平原 B.黄土高原面 C.大陆架 D.沙丘
B
解析此题用排除法比较容易。因为三角洲平原都是河流冲积而成,黄土高原是黄土堆积而成,沙丘则是风力堆积而成,此三项都是典型的外力作用,因而只有大陆架是内力作用而成的某天文兴趣小组在M地用量角器测得北极星的高度(如图1所示)。次日,当太阳位于M地的正南方时,收音机里传出“现在是北京时间14点整”。那么,M地的地理坐标是
A.30°N,90°E
B.60°N,150°E
C.36°34′N, 90°E
D.53°26′N,150°E
解析此题是考查学生最基本的地理计算能力,从图中所给北极星高度就可知道此地位于300N ,再根据太阳位于此地正南方时北京时间是14点可得出此地位于和北京时间相差两时区为900E。
下图是某地的地形剖面图,其中纵坐标的划分间隔为0.5cm,横坐标的划分间隔为1cm
图中的垂直比例和水平比例分别是
A.1000和1:50000 B.1:2000和1:50000
C.1:5000和1:20000 D.1:20000和1:5000
解析此题可以直接从图中读出答案的,只要知道比例尺是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就不应该出错的。关键是学生不能粗心,小心单位的换算。
本卷还有50题,登录并加入会员即可免费使用哦~
该作品由: 用户8399549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