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香港素来有“东方之珠”的美誉,拥有迷人的景色,是亚太地区的交通中枢要地。香港是自由港,商品来自世界各地,大部分商品不收关税,又拥有先进的旅游设施和发达的工商业,可提供完善的酒店设施和服务。此外,香港中西文化合壁的独特风格,对游客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材料二:2000年及2001年各大客源市场的旅客消费状况(资料来源:香港旅游发展局)
总消费(百万港元) | 人均消费(港元) | 日平均消费(港元) | ||||
2000年 | 2001年 | 2000年 | 2001年 | 2000年 | 2001年 | |
中国内地 | 18288 | 22994 | 4831 | 5169 | 1451 | 1494 |
中国台湾 | 11432 | 10696 | 4792 | 4422 | 2266 | 1914 |
北亚 | 7321 | 7027 | 4513 | 3988 | 1880 | 1712 |
南亚及东南亚 | 7357 | 6903 | 4211 | 3952 | 1358 | 1231 |
美洲 | 6434 | 6384 | 4965 | 5072 | 1478 | 1542 |
欧洲、中东及非洲 | 5502 | 5533 | 4499 | 4723 | 1253 | 1208 |
澳州、新西兰及南太平洋 | 1625 | 1733 | 3899 | 4495 | 1111 | 1147 |
材料三:2000年及2001年访港旅客消费模式(资料来源:香港旅游发展局)
2000年 | 2001年 | |
购物 | 50.2% | 50.2% |
酒店帐单 | 25.9% | 26.1% |
酒店外膳食 | 14.3% | 13.9% |
观光 | 2.2% | 2.1% |
娱乐 | 1.9% | 2.1% |
其他 | 5.5% | 5.6% |
(1)据材料二,香港旅游业最主要客源市场及其消费状况的特点是 ,原因是 。
(2)据材料一、三分析,香港旅游特色是 ,其形成的原因以及对旅游业的影响分别是 。
(3)早在1993年,粤港澳“大珠三角”的旅游合作机制便正式启动,构建了“粤港澳旅游信息平台”,共同打造“一江珠水,三颗明珠”的国际旅游品牌,尤其是“144小时便签”和港澳自由行,三地旅游合作走过几个关键性的阶段。此合作有利于三地 共享和 共享。
(4)香港旅游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在旅游开发中要注意的环境问题是 。
(1)中国内地是最主要的客源市场,呈上升趋势 中国内地人口多,市场需大;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内地客源市场迅速增长,潜力巨大;随着内地和香港交通网络的扩大和改善,内地访港游客持续增长
(2)购物旅游 香港是自由港,商品来自世界各地,大部分商品不收关税,香港购物的价格相对较低;“购”促进了食、宿、行、娱等要素的发展
(3)资源 市场
(4)防止环境污染
大气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是城市环境面临的两大问题,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07年12月1日,根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发布的消息,全国重点城市(部分)空气质量状况如下:
城市 | 污染指数 | 首要污染物 | 级别 | 状况 |
北京 | 136 | 可吸入颗粒物 | Ⅲ 1 | 轻微污染 |
天津 | 101 | 二氧化硫 | Ⅲ 1 | 轻微污染 |
石家庄 | 120 | 可吸入颗粒物 | Ⅲ 1 | 轻微污染 |
秦皇岛 | 93 | 二氧化硫 | Ⅱ | 良 |
太原 | 125 | 可吸入颗粒物 | Ⅲ 1 | 轻微污染 |
上海 | 62 | 可吸入颗粒物 | Ⅱ | 良 |
南京 | 76 | 二氧化硫 | Ⅱ | 良 |
苏州 | 62 | 可吸入颗粒物 | Ⅱ | 良 |
南通 | 60 | 可吸入颗粒物 | Ⅱ | 良 |
重庆 | 134 | 可吸入颗粒物 | Ⅲ 1 | 轻微污染 |
成都 | 172 | 可吸入颗粒物 | Ⅲ 2 | 轻微污染 |
材料二:“某市区与郊区天气和空气质量监测比较表”
监测要素 | 大气中的污染物 | 年平均风速 | 全年云量 | 降水总量 | 年平均气温 | 年平均相对湿度 | |
微粒 | 气体混合物 | ||||||
市区与效区比较 | 多10倍 | 多5—25倍 | 小20%—30% | 多5%—10% | 多5%—15% | 高0.5—3℃ | 少6% |
材料三:据国家有关部门估计,我国城市每年“生产”的垃圾约有1.5亿吨,垃圾回收利用技术成为社会迫切需要的新兴技术。下图是某城市垃圾处理方法示意图。
(1)我国北方城市和南方城市比,空气质量状况相对较差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2)太原大气污染较严重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成都、重庆大气污染较严重,这是因为其自然环境的特征是 。
(3)市区大气环境特点与其成因搭配正确的是( )
A.日照减弱和降水增多——大气中微粒增多
B.昼夜温差增大——全年云量增多
C.蒸发量减少,空气湿度较低——下垫面(以水泥质)为主
D.城市与郊区间的热力环流减弱——热岛效应
(4)分析材料三,写出该城市垃圾处理方法中体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等循环经济原则的措施。
① ;
② ;
③ 。
(1)我国北方降水量较少,植被覆盖率较低,有些地区土地荒漠化加剧
(2)太原的能源结构中煤炭所占的比重较大 位于四川盆地,空气流通不畅,污染物不易散发
(3)AC
(4)废弃物的资源化,如把垃圾做成建筑材料和肥料 废弃物的减量化,如各种废弃物(废玻璃、废金属、废纸、塑料制品)的回收利用 废弃物的无害化,如把废弃食品和废弃塑料回收后,减少了对土壤、大气等的环境污染。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一般是指以社会化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城市经济和以小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农村经济并存的经济结构。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社会经济问题,也是这些国家相对贫困和落后的重要原因。中国也深受这种经济结构的影响。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统筹城乡发展”。这是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从强化转向弱化的信号,表明我国开始步入调整城乡二元结构的新时期。
材料二:为实现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各地根据不同的发展基础选择不同的道路。下图是两个根据本地实际情况所创造的城乡协调的成功模式。
(1)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带来的社会经济问题是( )
A.农村贫困现象严重
B.城市向农村的污染转移导致农村环境恶化
C.资源缺乏统筹安排
D.城乡之间交通拥堵
(2)江苏苏南模式中完善城镇体系的意义在于 。
(3)从产业结构方面分析山东诸城城乡协调模式的成功之处 。请列举一个该地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产业链 (农产品)→ (农产品加工业)。
(4)苏南地区小城镇外部形态的一般特点是 ,原因是 。
(1)ABC
(2)城镇是城乡经济联系的纽带和桥梁;吸纳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满足农业现代化要求,成为农业生产、加工、流通、服务的载体(或为农业生产提供信息、技术、人才和市场)
(3)增加农产品生产、加工产业链,使得经济由单一的第一产业为主,转变为一、二、三产业的多元化结构,苹果(或棉花、粮食、蔬菜等) 水果罐头(纺织、粮食加工、蔬菜加工等)
(4)条带状 沿河分布
读我国局部海岸带经济开发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海岸带是海域和陆域交界地带,地理位置优越,其开发条件得天独厚还表现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比较苏东与闽东南海岸线差异 ,形成原因分别是 。两地海岸带开发利用方式的差异是
。
(3)淮北盐场形成的自然条件有 。
(1)资源类别和品种最为丰富;具有很高的自然能量和生物生产力;人口稠密、城市集中,具有信息、技术和资金的优势
(2)苏东海岸线平直;闽东南海岸线曲折 苏东海岸以河口三角洲和平原为主,属于淤泥质海岸;闽东南沿海多以山地、丘陵为主,属于基岩海岸,地势险峻,岬湾相间 苏东发展滩涂水产养殖业及盐业;闽东南建深水海港
(3)季风气候,降水集中,晴天多;淤泥质海岸,地形平坦
某学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以我国沿海某区域为研究对象,开展研究性学习,其研究思路如下:
材料一:该地区的部分资料图
材料二:该地区水土地流失严重,土地贫瘠,人均年收入不到200元。
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图中资料分析甲、乙两地的地貌及成因。
(2)说出该区域主要自然地理特征。
(3)根据以上材料,研究性学习小组提出了该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你认为这些建议应包括哪些具体内容或措施?
(1)
地貌 | 成因 | |
甲 | 山地 | 地壳受挤压岩层隆起而成 |
乙 | 山地 | 向斜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而成 |
(2)低山丘陵为主的地形;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的植被;河流水量丰富,季节变化明显,落差较大,含沙量较大;红壤。
(3)调整农业结构,开展多种经营;开展综合利用,对农副产品进行深加工;退耕还林、还草;发展立体农业或生态农业;因地制宜地解决能源问题;(如营造薪碳林,开发小水电,发展沼气,利用太阳能)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本卷还有28题,登录并加入会员即可免费使用哦~
该作品由: 用户梁文福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