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材料是20世纪下半叶我国强沙尘暴发生频率与土地沙化速度统计表,据此回答1—3题。
年代 | 50年代 | 60年代 | 70年代 | 80年代 | 90年代 |
强沙尘暴次数 | 5 | 8 | 13 | 14 | 23 |
土地沙化速度(平方千米/年) | 1560 | 2100 | 24600 |
1、表中显示我国的土地沙化速度在不断加快,其原因可能是( )
A、我国气候有变干的趋势 B、全球气温升高,地面植被死亡所致
C、长江中上游地区毁林现象严重 D、西北干旱地区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
2、为了制止强沙尘暴次数增多和沙化速度加快的趋势,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是( )
A、开采地下水灌溉,变沙地为耕地和草地
B、在干旱地区减少耕地,扩大牧场,发展畜牧业
C、采取合理办法调整当地产业结构,以减轻生态环境的压力
D、禁止干旱地区任何经济活动的开展,以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
3、当我国北方频繁出现沙尘暴天气时( )
A、我国东南沿海经常遭受台风侵袭 B、正是我国北方利用沼气的最佳时期
C、地球公转速度正是一年中最慢的季节 D、北半球大陆等温线向南凸出
DCD
荒漠是自然界中的一种植被景观。荒漠化是由包括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一种土地退化现象。以外力为主要依据,可以将荒漠化划分为风蚀荒漠化、水蚀荒漠化、盐渍化等类型。据此完成4—5题。
4、下列荒漠与其主要成因的对应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
A.拉丁美洲南端东岸地区的荒漠——地形
B.阿拉伯半岛上的荒漠——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控制
C.南美洲西海岸的热带荒漠逼近赤道地区——地形
D.我国塔里木盆地中的荒漠——深居内陆
5、荒漠化的防治要因地制宜。在我国塔里木盆地地区,治理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是( )
A.大面积植树造林 B.设置人工草方格沙障
C.扩大绿洲农业的面积 D.退耕还草
CB
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8~10题。
8.图中A地区近年来已成为我国重要的葡萄酒酿造业原料生产基
地,该地区有利于葡萄种植的自然条件是( )
A.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B.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C.冰川融水丰富,灌溉便利
D.平原广阔,黑土肥沃
9.图中A地区农业发展中存在较明显的土壤盐碱化问题,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①纬度较高,冻土发育,含盐水分不易下渗 ②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 ③农业生产过程中,长期采用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 ④地处河谷地区,水流平缓,对土壤侵蚀作用微弱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0.图中B处在汉朝时还是水草丰美的大草原,而现在已变成一片沙漠,其人为原因是( )
A.气候由湿润向干旱转变
B.植被由草原向荒漠退化
C.农业由耕种向畜牧转变
D.人类过度开垦和放牧对植被造成破坏
ACD
读河西走廊自然景观示意图,回答20~22题。
![]() |
20.该地形区的自然景观有石质戈壁、砂质戈壁、绿洲和盐化戈壁,其分布位置与图中数字配对正确的是( )
①a——石质戈壁 ②b——盐化戈壁 ③c——绿洲
④d——砂质戈壁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1.该地绿洲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有利条件是( )
①气象灾害少 ②热量充足,一年两熟 ③水源较丰富 ④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③
22.该地发展农业生产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可能有( )
①水土流失 ②土地沙漠化 ③土壤盐碱化 ④酸雨危害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BCC
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地球上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比较完整的一片原始雨林。路透社巴西利亚2008年1月23日消息:亚马孙森林在过去的5个月中再次遭到严重破坏,毁林面积从2007年8月的243平方千米激增到12月的948平方千米。这个数字相当于2004年同期的4倍。据此回答28-29题。
28.结合右图和所学知识,分析亚马孙地区热带雨林分布面积广阔的原因包括( )
①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东南风的深入 ②受巴西暖流的影响 ③受秘鲁寒流的影响 ④平原面积广阔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9.导致亚马孙森林不断遭到严重破坏的原因可能包括( )
①为了脱贫而实施过度的迁移农业
②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而开辟大型农牧场
③为了偿还债务而进行商业性伐木
④为了满足人口增长对土地的需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BD
本卷还有13题,登录并加入会员即可免费使用哦~
该作品由: 用户李根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