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1951~2000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受沙尘暴影响强度比例统计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北部受沙尘暴影响强度的空间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北京市受沙尘暴影响的强度总体上为________度。我国北部的沙尘暴多发生在________季,主要因为该季节我国北部地区气候________,植被稀少,且常有________天气系统活动,风力强劲。
(3)首钢集团的搬迁使北京市的大气环境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首钢搬迁所运用的主要环境管理手段是(填选项字母)________。
A.行政手段 B.法规手段
C.经济手段 D.教育手段
(4)为贯彻“绿色奥运”理念,你认为进一步改善北京市的大气环境质量应采取哪些措施?
解析:第(1)题,我国北部受沙尘暴影响强度大小与距沙尘暴源地的距离、风向、风力大小等因素有关,结合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受沙尘暴影响强度比例统计图,易于得出“由西向东(强度)逐渐减弱”的分布特点。第(2)题,北京市受沙尘暴影响的强度以轻度为主,即总体上受沙尘暴影响的强度为轻度。我国北方地区春季多晴天,降水少,蒸发旺盛,气候干旱,且多大风天气(冷锋活动频繁),地表植被稀少,表土疏松、裸露等是北方春季沙尘暴多发的原因。第(3)题,首钢作为国有企业,其搬迁是在政府干预和指导、规划的条件下完成的,属于行政手段。第(4)题,围绕“节能”“减排”“绿化”几个关键词回答即可。
答案:(1)由西向东逐渐减弱 (2)轻 春 干燥(少雨) 冷锋 (3)A (4)改善能源结构;控制废气排放;植树造林;加强风沙源地区的生态建没。
下图为某流域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指出A支流的主要污水来源,并分析这些污水排入河流所产生的危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B流域中农业土地利用整体布局所产生的生态效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看出,A支流上游有化工厂和居民点,其主要污水来源是工业污水和生活废水。污水排入河流,使水质下降,生态系统遭破坏。第(2)题,B流域地势较高的区域为林地,山坡种植果树,较低处为耕地,此布局可充分发挥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减轻水土流失,调节小气候。
答案:(1)工业废水;生活污水。 水质下降;破坏河流生态系统。 (2)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减轻水污染;调节小气候。
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下图是“我国2006年一次能源消费结构图”(一次能源指在自然界现成存在,不改变其形态就可直接取用的能源)。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图示能源消费结构下,能源利用过程中产生的主要大气环境问题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能是目前广泛使用的可再生能源,说明在其开发利用过程中应注意的环境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解答本题应注意理解一次能源的概念及开发利用特点,在解题时注意运用联系、推理的方法。解答第(1)题应注意图中显示因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会导致大气中的悬浮颗粒物增多,二氧化碳浓度升高,酸性气体增多,由此推导所产生的大气环境问题即可;解答笫(2)题应联系水能的开发利用条件,由此去推导其带来的环境问题。
答案:(1)总悬浮颗粒物增多导致空气质量下降;CO2增加增强温室效应;SO2等酸性气体增多导致酸雨蔓延。 (2)生态系统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水质变化(水污染);对地质环境的不良影响(泥沙淤积、地震、滑坡等)。
读图和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E村依山傍海,风景秀丽,山青水碧,是省生态文明村。最近有家大公司计划在该村兴建化工厂,他们将给予村民一笔不小的土地征用费,还能解决部分村民的就业问题。
材料二:该地区在十一五规划中,为促进经济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拟设立一个建制镇。
(1)关于征地办厂一事,村民有人支持,也有人极力反对,两种意见相持不下。你觉得村民支持和反对的主要理由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认为镇驻地应设在图中____村。请阐述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优势,试述你对该地区经济发展的设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第(1)题,开放性的试题,要分别说明其理由。第(2)题,村镇的建设要从交通、地形、方便管理等角度来分析。第(3)题,发展经济要因地制宜,从图例和注记中,是位于我国南部沿海,经济发展要发挥区位优势,气候资源、环境资源等优势,并注意环境保护工作。
答案:(1)支持的理由:建化工厂可吸纳村民就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村民收入。 反对的理由:建化工厂虽然经济效益显著,但易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2)D 平原地形,地势平坦;位于河流交汇处;沿河临海铁路通过,水陆交通便利;位置适中(中心地),有利于加强与周边地区联系;原有的规模较大。 (3)①利用气候资源优势和低山、丘陵地形发展立体农业;②立足临近发达地区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蔬菜、水果生产、海水养殖及农副产品加工;③发挥依山傍海的自然景观优势,发展生态旅游;④注意防止水土流失和破坏海洋生态。
读“吉林省某地1970~2000年湿地面积、年均温与年降水量的变化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说出1980年以后该地湿地面积的变化,并分析自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述1990年后湿地变化可能对当地生态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并提出对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第(1)题,从降水量的多少分析湿地面积的变化。第(2)题,湿地是地球重要的生态系统,号称“地球之肾”,具有调节气候、调蓄水量、净化水体、释放氧气、美化环境等多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答案:(1)20世纪80年代湿地面积扩大,90年代湿地面积缩小。80年代降水量增多;90年代降水量减少,气温升高,蒸发加强。 (2)不利影响:生物多样性减少;气候的大陆性增强;旱涝灾害增多;水质下降。
对策:建立自然保护区;生态退耕;严禁围垦。
本卷还有5题,登录并加入会员即可免费使用哦~
该作品由: 用户肖晖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