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首页 试卷详情
2011人教版高中地理高考真题26505
2011人教版高中地理高考真题26505
高中
整体难度:偏难
2012-05-08
题号
评分
一、一题多问 (共6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读图4,回答第12题。

                             4

1.图中各点最可能表示世界

A.主要能源矿产产地   B.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

C.自然和文化遗产地   D.107级以上地震震中

2.6月到8月期间

A.正午太阳高度角①比②小    B.日出时间①比③早

C.④地白昼时间逐渐增加      D.便于在⑤地开展科学考察

难度:
知识点:世界地理 世界地理概况单元测试
使用次数:151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关键抓住以下几点:

1)根据经纬度确定图中各点代表地理事物的分布地区。

2 )“6月到8月期间”,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及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变化特点。

3)①~⑤点的地理位置。

精讲精析:1D2B。第1题,根据经纬度确定图中各黑点主要分布在环太平洋沿岸与地中海——喜马拉雅山一线,与世界主要地震带主要分布一致。第2题,可逐项分析,如下所示:

选项

具体分析

A

根据6月到8月太阳直射点移动的位置,太阳直射点与①纬度差可能小于与②的纬度差

B

①、③大致在同一经线上,而①位于③北面;6月到8月太阳直射北半球,位置越北,白昼越长,因此日出较早。

C

太阳直射在北半球,且先向北移后向南移,④地位于北半球,故④地白昼时间先增加后减少

D

⑤地位于南极洲,6月到8月是冬季,气温低,且有极夜现象,不利于开展科学考察

2.

读图2,完成35题。

3.图示岛屿的山脉主体走向大致为(   

    A.南北      B.东西      C.东北一西南       D.西北一东南

4.根据图示信息可以判断出(     )

   A.甲、乙两河流汛期均出现在夏季         B.平均流速甲河较乙河快

C.含沙量甲河较乙河大                   D.流量甲河较乙河大

5.甲河流域处于(    )

    A.热带雨林带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热带草原带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难度:
知识点:世界地理 世界分区地理单元测试
使用次数:138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思路点拨:由图可以获取以下主要信息:

1)地势决定河流流向,河流流向能反映出地势状况。

2)根据经纬度可知,该岛屿属于西印度群岛,位于东北信风带内,甲河流域位于迎风坡,甲河流程相对乙河较长且有支流。

3)甲河流域形成的景观属于非地带性规律

精讲精析:3B4D5A。第3题,图示河流总体从中间向南北两侧流,且图中显示的三个山峰大致呈东西向排列,所以该山脉的主体走向大致是东西走向。

4题,可逐项分析,如下所示:

A

甲河位于山脉的北侧,地处东北信风的迎风坡,形成热带雨林气候,高年高温多雨

B

甲河比乙河流程长且有支流,说明甲河流经地区坡度较为缓和,流速慢

C

甲河流域形成了热带雨林气候,植被覆盖率高,含沙量小

D

甲河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全年多雨,河流径流量大

5题,甲河流域根据经纬度正常分析应该属于热带草原气候,但由于受地形的影响地处东北信风的迎风坡,形成的是热带雨林气候,所以景观是热带雨林。

3.

在地理研究中,可用重心移动反映地理事物和现象空间分布的变化,图12表示我国1978-2005年能源生产总量、能源消费总量与GDP重心变化轨迹。完成56题。

5.能源生产总量、能源消费总量与GDP重心变化轨迹分别对应图中的

A.abc     B.cb

C.cab     D.bca

6.当前能缩小能源生产重心与能源消费重心东西间距的是

A.西电东送             B.西气东输   

C.陕西煤炭资源开发     D.东海油气资源开发

难度:
知识点:中国地理 中国分区地理单元测试
使用次数:190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思路点拨:我国能源资源的分布状况、经济发展水平和能源消费水平及其时刻分布的差异是解决该题的知识背景;图中中心轨迹的变化是思考问题的关键。

精讲精析:5B6D。第5题,随着西部地区油气资源的开发,我国能源生产总量的重心向西转移;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东南沿海地区经济迅速发展,能源消费总量和GDP重心向南移。第6题,具体思路分析如下图所示:

能源生产:中西部  

                   缩小能源生产与消费的东西差距    开发东部地区能源

能源消费:东部

4.

122000年~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变化图,图132002年~2007年我国各类土地面积变化情况示意图。读图回答89题。

8.2000年~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变化的特征是

A.2000年~2007年耕地面积先增加后减少

B.2000年~2007年耕地面积保持在1.2亿公顷以上

C.2002年~2003年耕地面积减少最快

D.2003年~2007年各年耕地面积减少幅度相同

9.2002年~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减少的原因有

A.建设用地增加                 B.粮食播种面积增加

C.退耕还林效果显著             D.未利用地增加

难度:
知识点:中国地理 中国地理概况单元测试
使用次数:181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思路点拨:解答该题的关键点是从2000年~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变化图和2002年~2007年我国各类土地面积变化情况示意图中提取有效信息,然后判断个选项的正误。

精讲精析:8BC9AC。第8题,由图12可知,2000年~2007年我国耕地面积是逐年减少的,减少的幅度差别很大,减少最快(下降幅度大)的年份是2002年~2003年;2000年~2007年耕地面积都在1.2亿公以上。第9题,由图13可知,2002年~2007年我国居民点及建立工矿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利设施用地等建设用地增加;林地面积大幅增加,是退耕还林的结果;而耕地大幅减少致使粮食播种面积减少,未利用地是减少的。

5.

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过高或过低都会给柑橘的生长发育带来风险,气候风险度越大,柑橘减产的可能性也越大。图2示意我国大陆亚热带柑橘产地气候风险度分布。读图完成1113题。

11.图中EF两地气候风险度分别可能为

A0.55  0.50     B. 0.30  0.50     C.0.55  0.35    D.0.30  0.35

12.导致EF两地气候风险度差异的因素主要是

A.大气环流、地形   B.大气环流、海陆位置 

C.纬度位置、地形    D.海陆位置、河网密度

13.若图示地区气候变暖,以下四地中风险度降低最明显的是

A.E             B.F            C.G          D.H

难度:
知识点:中国地理 中国分区地理单元测试
使用次数:154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思路点拨:运用等值线的判读规律看懂图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同时要结合该区域中影响等直线的因素为突破口。

精讲精析:11B 12A13D  

11题,根据两条等值线间闭合等值线的判读规律“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可知:E处四川盆地介于0.45--0.65之间,E附近有0.45 ,E位于0.45,因而应小于0.45F处附近为0.45,且其等值线介于0.25—0.45之间风险度偏高,F位于0.45等值线之内,因而应大于0.45。因而应选B

12题,结合柑橘生长特性,其成熟时间为秋冬季节,温度过低寒潮霜冻不利其成熟。图示EF两地纬度大致相同,E处四川盆地内秋冬季节北部有秦巴山地阻挡冷空气入侵,受影响较小,风险度低;F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平坦,秋冬季节受北方冷空气影响大,气候风险度高。因而EF两地气候风险度差异的因素主要是大气环流、地形,故选A

13题,四点中H点气候风险度最高,且纬度最高,气温最低,当全球气候变暖,H点气温升高变化最明显,气候风险度降低也最明显。因而选D

本卷还有8题,登录并加入会员即可免费使用哦~

立即下载
全选试题
编辑试卷
收藏试卷
试题总数:
13
总体难度:
偏难
难度统计
难度系数
数量
占比
偏难
7
53.84%
中等
5
38.46%
容易
1
7.69%
题型统计
大题类型
数量
占比
一题多问
6
46.15%
选择题
2
15.38%
综合题
5
38.46%
知识点统计
知识点
数量
占比
世界地理 世界地理概况单元测试
1
7.69%
世界地理 世界分区地理单元测试
5
38.46%
中国地理 中国分区地理单元测试
3
23.07%
中国地理 中国地理概况单元测试
4
30.76%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啊呀呀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1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