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首页 试卷详情
2012人教版高中地理专题练习26904
2012人教版高中地理专题练习26904
高中
整体难度:中等
2012-05-23
题号
评分
一、一题多问 (共5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下图反映了塔里木盆地中沙尘暴形成时的风场状况。读图完成12题。

1.粉尘和黄土堆积海拔最高的区域在(  )

A.昆仑山北坡      B.天山南坡

C.帕米尔高原东侧  D.盆地东部

2.盆地东部所示地貌(  )

A.能指示当地的盛行风风向

B.由流水侵蚀作用形成

C.是典型的风化地貌

D.是流水沉积地貌

难度:
知识点:外力作用与地貌
使用次数:122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解析: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北部的风可以越过天山吹到塔里木盆地,在昆仑山的北坡受到阻挡,风力减小,大量的粉尘和黄土会在昆仑山的北坡堆积下来,故该处粉尘和黄土堆积的海拔最高。第2题,盆地东部多风力堆积而形成的沙丘,沙丘的形状可以指示当地盛行风的风向。

答案:1.A 2.A

2.

读图,完成34题。

3.组成该山体岩石的矿物直接来自(  )

A.地表        B.地壳上部

C.地壳下部            D.地幔

4.在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中,该山体岩石在地球表层可转化为(  )

A.喷出岩              B.侵入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

难度:
知识点: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
使用次数:169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解析:3题,根据景观图片中山体的形态和火山喷发的景象可以判断出该山体属于火山,其岩石为岩浆岩,是由来自上地幔上部软流层的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  因此,组成该山体岩石的矿物直接来自地幔。第4题,在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地球表面的各种岩石经过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和固结成岩作用形成沉积岩。喷出岩和侵入岩都属于岩浆岩,只能由岩浆冷却凝固作用形成,变质岩是各类岩石在地下深处,经过高温、高压变质而成,因此ABD选项都是错误的。

答案:3.D 4.C

3.

读某河流示意图,回答56题。

5.甲处地貌的形成与下列哪个因素无关(  )

A.中游落差小    B.地转偏向力作用

C.河流含沙量大  D.入海口潮差小

6.造成乙现象最终消失的原因是(  )

A.地壳运动      B.风化作用

C.侵蚀作用      D.堆积作用

难度:
知识点:外力作用与地貌
使用次数:196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解析:5题,中游落差大小对河流入海口处的流速没有必然的影响。第6题,瀑布形成处在水流的强力冲击下将不断地坍塌,使得瀑布向上游方向后退并降低高度,最终消失,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侵蚀作用。

答案:5.A 6.C

4.

迂回扇是河漫滩表面形态,由一系列有规律地分布于凸岸边滩上的滨河床沙坝构成。沙坝向下游方向辐聚,向上游方向辐散。迂回扇是在河湾侧向蠕移过程中产生的。因侧向蠕移是脉动式而不是连续均匀地发生的,故当河湾侧蚀较慢时,凸岸边滩外缘的滨河床沙坝不断加高。当侧蚀加快后,凸岸边滩迅速淤长。若侧蚀再度减缓,则在凸岸边滩外缘新的位置上又会出现相对高起的滨河床沙坝。该过程反复进行,便形成了完整的迂回扇。读下图完成78题。

7.图中河流总体上流向和最先形成的滨河床沙坝分别是(  )

A.自东向西、1       B.自西向东、4

C.自西向东、1       D.自东向西、4

8.下列有助于迂回扇形成和发展的条件是(  )

A.河流弯曲度小      B.水位的季节变化大

C.地表崎岖,落差大  D.含沙量小

难度:
知识点:外力作用与地貌
使用次数:150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解析:7题,根据材料可知,迂回扇上的沙坝向下游方向辐聚,向上游方向辐散,故该河流大体自西向东流;根据材料中的信息可知,新的沙坝总是出现在原沙坝更靠近河道的一侧,即1沙坝最先形成。第8题,材料中提到,迂回扇是在河湾侧向蠕移过程中产生的,但侧向蠕动是脉动式的,而不是连续均匀的。这说明河流的水量季节变化大;在河流含沙量小、弯曲度小、落差大的地方都不利于泥沙沉积,不易形成迂回扇。

答案:7.C 8.B

5.

读某半岛(板块局部)向北俯冲示意图,回答910题。

9.该半岛向北俯冲形成(  )

A.喜马拉雅山脉    B.阿尔卑斯山脉

C.安第斯山脉      D.落基山脉

10.该半岛由距今7 100万年至距今1 000万年间,向北移动了大约(  )

A2 800千米       B3 800千米

C4 800千米       D7 800千米

难度:
知识点:内力作用与地貌
使用次数:137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解析:9题,由图可知,现代半岛的位置为70°90°E,20°30°N,可判断此半岛为印度半岛,位于印度洋板块,向北俯冲与亚欧板块碰撞形成喜马拉雅山脉。故A项正确。第10题,由图可知,该半岛由距今7 100万年的40°S移到距今1 000万年的5°N附近,向北移动了大约45个纬度。根据经线上纬度相差,距离相差111 km,计算可知,45×1114 995 km,故正确答案为C项。

答案:9.A 10.C

二、未分类 (共1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本卷还有4题,登录并加入会员即可免费使用哦~

立即下载
全选试题
编辑试卷
收藏试卷
试题总数:
9
总体难度:
中等
难度统计
难度系数
数量
占比
中等
7
77.77%
偏难
1
11.11%
未分类
1
11.11%
题型统计
大题类型
数量
占比
一题多问
5
55.55%
未分类
1
11.11%
综合题
2
22.22%
填空题
1
11.11%
知识点统计
知识点
数量
占比
外力作用与地貌
3
33.33%
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
1
11.11%
内力作用与地貌
2
22.22%
未分类
1
11.11%
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
1
11.11%
中国分区地理 青藏新疆地区
1
11.11%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阚福民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1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