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27日—8月12日,第30届夏季奥运会在英国伦敦举行。读图1,回答1-3题。
1、在7、8月份,伦敦比北京:( )
A、气温高、日温差大
B、风小雾大,降水多
C、正午太阳高度角小
D、日出晚,昼短夜长
2、英国:( )
A、地处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交界处
B、西部海岸线曲折,珊瑚礁发育好
C、地形以高原为主,地势西高东低
D、多数河流短,含沙少,无结冰期
3、途径该区域的洋流;( )
A、能使北美洲至欧洲的海伦航行速度加快
B、造成欧洲西部地区气温升高,湿度降低
C、进入到北冰洋海域,使当地能见度变好
D、在与其他洋流交汇的海域不易形成渔场
1、C;
【考点透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运动中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气候类型的判断和气候特征、中国锋面雨带的推移过程。
【思路点拨】伦敦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北京属于温带季风气候,7、8月份(夏季)伦敦比北京的气温低,日较差小,7、8月份我国东部锋面雨带控制华北地区,北京降水较多,伦敦降水比北京少;伦敦比北京的纬度高,正午太阳高度比北京小;夏季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伦敦比北京的纬度高,昼长较北京长。
[解析] 本题考查地球运动与气候。伦敦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北京为温带季风气候。7、8月份,两地同为夏季,但北京的气温高,降水多。此时两地都是昼长夜短,由于伦敦比北京纬度高,伦敦白昼长于北京。
2、D;
【考点透析】本题主要考查地形特征的描述、板块的分布、河流的水文特征。
【思路点拨】英国位于亚欧板块内部;英国西部海岸位于温带,而珊瑚生长在热带海域;英国地形以低山丘陵、平原为主,地势地平;岛屿面积小,河流短小,温带海洋性气候,无结冰期,植被覆盖率高,含沙量小。
[解析] 英国位于亚欧板块内部;纬度较高,不适宜珊瑚生长;据图可知地形特点;因面积小、植被覆盖率好,各月平均气温都在0℃以上,所以河流短,含沙少,无结冰期。
3、A;
【考点透析】本题主要考查洋流的分布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思路点拨】途经该区域的洋流是北大西洋暖流,流向与北美洲至欧洲的航线方向一致,航行速度加快。北大西洋暖流对欧洲西部增温增湿;北大西洋暖流进入到北冰洋海域,海域上空温度减低,形成海雾,能见度降低;北大西洋暖流与北冰洋南下冷水交汇形成北海渔场。
图2为过M 点(128°E、48°N)沿经线和纬线所做相同长度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4—6题。
4.若①、②两地处于同一山脉,则该山脉可能是( )
A.大兴安岭 B.阴山 C.小兴安岭 D.长白山
5.M地所在省区( )
A.重工业和农业发达 B.农、牧过渡地带,土地退化严重
C.草原面积广阔,畜牧业发达 D.人口稠密,劳动力数量多
6.关于M 地附近河流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流量小,含沙量大 B.流量大,结冰期长
C.流量小,汛期只出现在夏季 D.流量大,水位季节变化小
【答案】4、C ;5、A;6、 B;
【解析】4. 若①、②两地处于同一山脉,结合M点的经纬度,可知该山为西北—东南走向,四个选项中只有C项小兴安岭符合。
5. M地所在省区为黑龙江省,重工业和农业都发达。
6. M 地附近河流为嫩江,流量较大、含沙量小、结冰期长,有春夏两个汛期、水位季节变化大。
图3为“甲、乙两国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7-8题。
7.关于对图示信息的分析,下列推断最合理的是( )
A.20世纪末,乙国人口增长数量不一定多于甲国
B.20世纪中期以来,乙国每年增加的人口多于甲国
C.20世纪初,乙国死亡率高的原因为老龄人口多
D.20世纪中期以来,乙国人口数量超过甲国
8.目前甲、乙两国人口的变化可能产生的主要问题有( )
A.甲国的劳动力短缺 B.甲国城市化问题凸现
C.甲国的生态破坏加重 D.乙国的环境污染减轻
【答案】7、A ;8、A;
【解析】7.由图中信息可推知甲国人口出生率呈下降趋势,死亡率呈上升趋势,20世纪末死亡率高于出生率,人口总数呈下降趋势,且20世纪初甲国的“三率”均较低,所以甲国是发达国家的代表。乙国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均呈下降趋势,但出生率仍高于死亡率,人口总数仍呈上升趋势,且20世纪初乙国的“三率”均较高,所以乙国是发展中国家的代表。由于两国的人口基数未知,所以B、D两项不能确定,20世纪末,乙国人口增长的数量也不一定多于甲国,20世纪初乙国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均较高,自然增长率极低,人口再生产处于原始型。
8.结合上题分析,目前甲国人口问题主要是劳动力短缺、兵源不足、老龄人口多。乙国人口问题主要是就业压力大、住房紧张、资源和环境压力大等问题。
图4是“40°N某区域的地形剖面图”,右图是某地“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柱状图”,读图回答9—11题。
9.若右图是左图所示四地中某地的气候资料图,则右图所示的气候类型是( )
A. 地中海气候 B. 温带海洋性气候
C. 亚热带季风气候 D. 温带季风气候
10.左图中的四地中最符合右图所示气候特点的地点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1.读图5,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A处的地质构造是向斜
B.图中B处的地质构造是背斜
C.地层C的物质来源是河流的泥沙沉积
D.D河水常年受地下潜水补给
【答案】9.D 10.D
【解析】结合题图信息,该剖面线应表示东亚的剖面,东亚的季风气候显著,气候图显示的应是温带季风气候。从气候图中判定1月均温在0℃左右,年雨量较多但季节分配不均(冬季多于夏季),年温差较小,应属于海洋性较强的温带季风气候。符合该气候特点的只能是日本西部(图中④地)。
11、C【解析】从图中岩层特征看,A原是背斜;B原是向斜;D为地上河,应补给地下潜水。C地层应为河流的泥沙沉积。
读“钓鱼诸岛组成”图和“钓鱼岛位置”图及相关材料,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 |
材料一:钓鱼岛列岛位于东经123°20′—124°45′,北纬25°44′—26°00′之间的海域中,地处台湾省东北,距基隆港约92海里,由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南小岛、北小岛及三个小岛礁(大南小岛、大北小岛和飞瀬岛)等8个无人岛礁组成,陆地总面积约6.5平方公里,属于东海海域的一部分。其中,钓鱼岛面积最大,面积4.3平方公里,海拔约362米。东南侧山岩陡峭,呈鱼叉状,东侧岩礁颇似尖塔,岛上长期无人居住。在地质上和花瓶屿、棉花屿、彭佳屿一起,都是台湾北部近海的观音山、大屯山等海岸山脉的延伸入海后的突出部分,并与中国台湾、澎湖、舟山群岛同在一个大陆架的自然延伸面上,为同一种地质构造,为台湾岛的附属岛屿,并以海沟(2940公尺)与日本管辖琉球群岛相隔。钓鱼岛不仅渔业资源丰富,据1967年联合国调查发现,海域蕴藏着800亿桶的海底石油和油气,有人曾经断定,钓鱼岛附近水域的石油资源使之“有可能成为第二个中东”。
(1)请你从地理角度至少列举三个论据,说明钓鱼岛是中国固有的领土。(6分)
材料二:下图中,大连港是中国首艘航空母舰“辽宁号”的诞生地。
![]() |
(2)图中A铁路线名称: (1分)。海中的防波堤主要是为了防止 (1分)
风产生的波浪。大连港没有泥沙淤塞现象,其原因是 (2分);
冬季不封冻的原因是 。(2分)
(3)从经济因素分析大连港成为我国北方最大海港的原因? (6分)
(1)①属东海大陆架的一部分;②与台湾省地质构造相同;③与日本管辖的琉球群岛之间被一条深海槽(海沟)所隔开,本不是一个地域单元;④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沉积岩)也说明它与岩浆活动激烈的日本领土板块无缘。(任意答出3点即可得6分)
(2)烟大线;(1分)冬季;(1分)因为没有大河流入;(2分) 这里气候温和,受暖流影响,冬季港区不封冻。(2分)
(3)大连港以东北三省为经济腹地。这里有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糖料作物基地,大豆生产基地,也是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和重要的煤、铁、石油产地,腹地经济势力雄厚。(6分)
本卷还有2题,登录并加入会员即可免费使用哦~
该作品由: 用户王磊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