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D3-1为我国某区域地质剖面图,读图,回答1~3题。
图D3-1
1.据图可推断乙形成时的古地理环境是( )
A.浩瀚沙漠 B.冷湿沼泽
C.温暖浅海 D.长寒苔原
2.图中山地在地质构造上属于( )
A.背斜成山 B.向斜成山
C.块状山地 D.地堑
3.关于甲、乙、丙、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按成因分类,甲、乙属同一类岩石
B.丙、丁生成的地质环境相同
C.丙、丁中含有化石
D.乙受热变质成丙
CCA
水平岩层指同一层面上各点的海拔高度相同或基本相同、未经变动且保持原始状态的沉积岩层。图D3-2(a)为某地水平岩层分布示意图,图D3-2(b)为该地地貌示意图。据此回答4~5题。
(a) (b)
图D3-2
4.下列关于水平岩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水平岩层的界线与地形等高线平行或重合 ②水平岩层2的形成时间早于水平岩层1 ③水平岩层出露宽度取决于岩层厚度和地面坡度 ④同一水平岩层在山谷处分布的海拔最低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5.图示区域水平岩层1不连续分布的原因可能是( )
A.断裂抬升 B.背斜成谷
C.流水侵蚀 D.岩浆活动
DC
读图D3-3,回答6~7题。
图D3-3
6.图中代表地转偏向力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7.若图示时间为7月,且虚线为海岸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为印度低压,乙为夏威夷高压
B.甲为亚洲高压,乙为阿留申低压
C.甲为澳大利亚,其北部盛行西北季风
D.甲为冰岛低压,乙为亚洲高压
CA
锋线指锋面与地面的交线,图D3-4反映某地区某年某月10日—12日的锋线移动情况。读图,完成8~9题。
图D3-4
8.该锋面属于( )
A.北半球冷锋 B.北半球暖锋
C.南半球冷锋 D.南半球暖锋
9.甲地气温最高出现在( )
A.10日日出前后 B.10日午后
C.11日午后 D.12日午后
DD
来自海底、陆岸和河流的无机盐类和有机碎屑等是海水营养物质的主要来源,其含量多少决定了生物在各海域的生长发育(即生物产率)分布状况。深层海水不断上涌的海区和大陆架近岸的浅海区等成为特高产区和高产区。图D3-5为世界海洋中的原始生物产率(单位:克有机碳/平方米·年)分布图。读图,完成10~11题。
图D3-5
10.海洋原始生物产率( )
A.赤道海区最低
B.西风带海区和寒流流经海区特别高
C.暖流流经海区最高
D.中低纬远离大陆的深海区中等
11.地处海沟附近的甲海区,成为原始生物产率特高产区的主要原因是( )
A.有广阔的大陆架
B.寒暖流交汇使海水上下扰动
C.深层海水不断上涌
D.大江大河带来大量的营养物质
BC
本卷还有3题,登录并加入会员即可免费使用哦~
该作品由: 用户李正鹏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