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可划分为苏南、苏中和苏北三大区域。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①、②、③区域( )
A.划分指标单一 B.界线十分明确 C.相互联系较少 D.内部差异较大
2.在江苏( )
A.①区域以第一产业为主
B.②区域城市规模小、密度大
C.③区域以劳力、资源密集型工业为主
D.③区域资金、技术流向①②区域
BD
GIS中,不同类型的地理空间信息储存在不同的图层上。叠加不同的图层可以分析不同要素间的相互关系。据此回答3~4试题。
3.洪水淹没地区图层与人口分布图层的叠加,可以( )
A.推断出各地受灾情况 B.推断出各地降水情况
C.计算湖泊水域面积 D.估算工农业生产总值
4.对1950年与1998年长江中下游湖泊面积图层进行分析,能够( )
A.计算湖泊蓄水量 B.预测洪涝灾害的发生
C.了解围湖造田情况 D.预测该地区降水变化趋势
AC
读某区域图,图中甲、乙、丙是重要的农业区,完成5~7题。
5.甲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主要是( )
A.全年高温,干湿季分明 B.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C.引黄河水灌溉方便 D.光照强,日照时间长
6.乙地的建筑物( )
A.多平顶房,以大型聚落为主
B.多斜顶房,以中小型聚落为主
C.多平顶房,聚落密度小
D.多斜顶房,聚落密度大
7.丙地与乙地相比,其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主要是( )
A.灌溉条件较差 B.日照时间太长
C.气温低,热量不足 D.土壤盐碱化严重
CCC
下图为我国甲、乙两区域景观图。读后完成8~9题。
8.甲区域突出的环境问题及其有效监测手段是( )
A.水土流失 全球定位系统 B.荒漠化 遥感
C.洪涝灾害 地理信息系统 D.环境污染 数字地球
9.近年来,乙地基塘农业桑基演变为花基、养鱼演变为养甲鱼,影响其变化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A.交通 B.科技 C.市场 D.政策
BC
科学家观测研究表明,近30年来我国沿海海平面总体上升了9厘米,但沿海各省、市、自治区海平面的上升幅度并不相同。读下图回答10~11题。
10.我国沿海海平面上升信息的获取,主要采用了( )
A.遥感(RS) B.全球定位系统(GPS)
C.地理信息系统(GIS) D.数字地球
11.对我国沿海海平面上升幅度的分析,主要采用了( )
A.全球定位系统
B.地理信息系统
C.遥感技术
D.地理信息技术
BB
本卷还有1题,登录并加入会员即可免费使用哦~
该作品由: 用户飞儿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