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是某旅行者在我国某地拍摄的一张太阳能发电站的照片,读图回答1-3题。
1.照片拍摄地的地理特征可能为
A.鱼米之乡、粮食丰存 B.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C远看成山、近看是川 D.山间盆地、岩溶广布
2..图中山脊的走向为
A:东北一西南 B.南一北 C.东一西 D.东南一西北
3,拍摄时,该地最可能出现的情景是
A、朝霞出 B.日当顶 C温最 高D.渐黄昏
CAD
图2为某山地东西坡不同地带垂直景观略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4-6题。
4:导致P自然带分布纬度多达25º的主导因素是
A海陆分布 B、洋流 C.太阳辐射 D.地形
5.该山地所在区域位于
A非洲 B.大洋洲 C.南美洲 D.北美洲
6. Q所代表的自然植被可能是
A硬叶常绿林 B.针叶林 C.阔叶及混交林 D.荒漠或半荒漠
BCD
图3为某地年内气温折线图和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图。读图回答7-9题。
7.给该区域带来降水的主导风向是
A.东北风 B.西南风 C.东南风 D.西北风
8.该地河流水文特征表述正确的是
A含沙量大 B.冰期较短 C.流量稳定 D.水量较小
9.利用该地优势农产品最适宜发展的工业是
A牛奶加工 B.棉花纺织 C.葡萄酿酒 D.甜菜制糖
BCA
读图4,回答10--11题。
10.甲、乙两区域共同的优势资源有
A石油 B.铁矿 C.水能 D.太阳能
11.乙区域在土地利用过程中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有
A破坏森林导致水土流失 B、过度开垦导致土地荒漠化
C.大气污染导致土壤盐碱化 D.沿湖围垦导致降水量减少
AB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间题。
材料一 巢湖是安徽境内最大的湖泊,为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沿岸被合肥市、巢湖
市、庐江县所包围。湖面达700余平方公里,来水面积约9130平方公里,其中山丘区占
84.7%,湖区占8.6%。巢湖上游主要支流发源于大别山区,经巢湖由裕溪河注入长江。
每年汛期来临,裕溪闸、巢湖闸将关闭,巢湖的防洪压力巨大。
材料二 “引江济淮”被称为安徽省内“南水湘调”工程。工程线路的总方向是从长江
入巢湖,在巢湖西岸上岗,穿越江淮分水岭,经瓦埠湖入淮河。输水干线全长3 30千米,多
年平均引江济淮水量约10亿立方米,是一项集水利、环保与航运的综合性工程。
材料三 每年夏季是巢湖蓝藻爆发季节,每年的10月至次年2月蓝藻处于休眠期。
蓝藻肆虐的直接原因是污染造成的水体富营养化,当蓝藻大量繁殖时,水中的溶解氧浓度
会迅速降低,造成鱼娜、螺螂等水生物的死亡,使水体遭受污染,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1)结合材料一和图6,请推断汛期来临时巢湖防洪压力大的原因。(8分)
(2)结合材料二,分析“引江济淮”工程对沿途河湖及城市生态的有利影响。(8分)
(3)结合材料三,简要分析巢湖生态环境破坏的主要原因。(6分)
(1)①季风气候,降水的变率大,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2分)②(支流)河流发源于山区,集(汇)水面积大,河道流程较短,比降陡,汇流快。(2分)③汛期若长江水位过高,裕溪河受顶托倒灌时,(为防江水倒灌)裕溪闸、巢湖闸将关闭,巢湖四周诸河来水,全依赖赖巢湖容蓄,所以防洪压力很大。(2分)④湖泊沿岸城市密集,人口稠密,如发生洪灾,经济损失大。(2分)
(3)自然原因:高温;干旱;水位低(水量少) 。(3分)人为原因:城市化发展使得人口激增,生活排污量大;农业上化肥、农药使用过多,使水体富营养化;工业三废的排放。(3分)
本卷还有4题,登录并加入会员即可免费使用哦~
该作品由: 用户陈国泰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