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内部和区域之间各自具有的特征是
A.相对一致性和差异性 B.绝对一致性和相对一致性
C.差异性和整体性 D.地带性和非地带性
A
下图表示某区域的三个发展阶段。读图完成2~3题。
2.由甲至丙,导致城市周边地区农业地域类型发生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A.自然条件 B.市场因素
C.农业技术 D.交通运输
3.下列关于该区域从甲到丙地理环境变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A.城市下游河段流量季节变化减小 B.生物多样性减少
C.环境污染加剧 D.城区年平均气温升高
BA
“西气东输”是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工程,对我国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回答4~5题。
4.“西气东输”的运输方式是
A.公路 B.水路 C.铁路 D.管道
5.西部地区的工业部门中,受“西气东输”工程建设强有力拉动的是
A.纺织 B.食品 C.飞机制造 D.钢铁
DD
读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变化示意图,回答6~7题。
6.下列有关该区域产业结构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发展
B.由资源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转变
C.对环境的影响经历了重度污染→中度污染→轻度污染的过程
D.这种变化完全是发达国家向外转移产业的结果
7.下列关于产业结构变化对区域发展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由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产业,加大了区域间的经济差异
B.资源密集型产业的移入,可能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C.产业移出地区会出现严重的失业问题
D.产业的升级有利于解决本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就业压力
AB
以下材料是20世纪下半叶我国强沙尘暴发生频率与土地沙化速度统计表,据此回答8-9题。
时间 | 50年代 | 60年代 | 70年代 | 80年代 | 90年代 |
强沙尘暴次数 | 5 | 8 | 13 | 14 | 23 |
土地沙化速度(平方千米/年) | 1560 | 2100 | 2460 |
8.表中显示我国的土地沙化速度在不断加快,其原因可能是
A.西北干旱地区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B.南方北回归线附近地区出现沙化
C.长江中上游地区毁林现象严重 D.华北地区土地盐碱化面积扩大
9.为了制止强沙尘暴次数增多和沙化速度加快趋势,我们应采取的积极有效的措施是
A.开采地下水灌溉,变沙地为耕地和草地
B.在干旱地区减少耕地,扩大牧场载畜量
C.在农牧交错地带,逐步推进退耕还草
D.在干旱地区禁止任何经济活动的开展,以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
AC
本卷还有28题,登录并加入会员即可免费使用哦~
该作品由: 用户狂然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