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非常广泛,包括城市建筑、交通工具、道路及饮食、服饰、居民心理、习俗等。湘西民居吊脚楼是中国建筑艺术瑰宝。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湘西多采用吊脚楼的建筑形式,主要原因是
A.远离地面,防寒保暖 B.制造空间,利于采光
C.依河而建,便于运输 D.地形崎岖,开挖地基不易
2.湘菜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八大菜系之一,以辣著称,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A.当地多雨潮湿,食辣可祛风湿 B.当地高温,重油重辣便于保存
C.当地水土缺盐,以辣代盐 D.当地原产且盛产辣椒,原料丰富
1.D
2.A
【解析】
考查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
1.湘西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形崎岖,开挖地基不易,多采用吊脚楼的建筑形式,D正确;该地区气候湿热,远离地面主要是为了通风防潮,不需要防寒保暖,A错误;采光与建筑物朝向有关系,与吊脚楼的建筑形式关系不大,B错误;吊脚楼一般借用地形依山临水而建,利用地势高差随坡就坎,顺势而建,C错误。故选D。
2.湘西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当地多雨潮湿,食辣可袪风湿,A正确,BCD错误。故选A。
读不同地域民居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传统民居特点形成与当地环境特征对应正确的是
A.①---风暴多发 B.②---炎热干燥
C.③---高温多雨 D.④---通风散热
2.传统民居建筑体现了
A.地区之间文化交流与扩散 B.地域文化的内向与含蓄
C.人类对环境的利用和适应 D.地域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1.B
2.C
【分析】
1.图①是架空的木楼,适应湿热的气候,即高温多雨的环境;图②是平顶、小窗的房屋,适应炎热干燥的气候;图③是北极西伯利亚人的雪屋,适应极寒大风的天气;图④是尖顶房、窗子较小、保温性较好的木屋,多在降水较多的西欧。选B正确。
2.传统民居建筑是人类对环境的利用和适应,体现了地域文化特点;不同地域的传统民居代表了各自的地域地理环境的特点;并不是地域文化的创新、也不是文化的传播;地域文化的内向与含蓄是中国建筑区别于西方建筑文化的特点,并不是传统民居的特征。选C正确。
【点晴】
地域文化对建筑的布局、建筑结构、建筑风格等方面都有影响;建筑空间布局是指一定地域空间范围内若干个建筑在空间上的分布;建筑结构是指一个建筑内部空间的组合关系;而建筑风格则是建筑的整体外在表现。
水是影响村落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我国某村落始建于明清时期,大部分建筑材料取自村落附近.村中有引水渠贯穿村巷(如左图所示)。右图示意该村落空间分布。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村落修建引水渠的主要目的是
A.提供饮食用水 B.提供洗涤用水
C.排放生活污水 D.灌溉农田菜园
2.该村落建筑外墙基部大量使用砖石,其主要作用是
A.保温隔热 B.防震减灾 C.防雪防雹 D.防潮防蛀
3.该村落最可能位于
A.东南丘陵 B.长江三角洲 C.华北平原 D.长白山山区
1.B
2.D
3.A
【分析】
1.据图示可以看出,该村落挖有多口水井,饮食用水应该是井水,A错;引水渠从河流引水,采用露天水渠,通过房屋门前,应该是提供洗涤用水,方便村民生活,B对;排放生活污水不必从河流引水,而且污水排放应该采用地下暗渠,C错;从图中可以看出,水渠通过房屋门前,而不是直接引水到农田,所以不是灌溉农田菜园,D错。故本题选B。
2.据材料可知,水渠从河流引水,长期从房屋门前通过,建筑外墙基部大量使用砖石可以防潮防蛀,D对;外墙基部大量使用砖石对保温隔热、防震减灾、防雪防雹起作用不大,ABC错,故本题选D。
3.据材料可知,该村落北部为林地,林地之下山麓地区为房屋,地势低平地区为农田,村边有河流流经,水渠通过房屋门前,可以判断该地为低山丘陵地形,气候方面,应该降水较多,综合各种因素可以判断该村落最可能位于东南丘陵,A对;BCD错,故本题选A。
为了节约耕地和抵御外敌,历史上贵州省的村落常依山而建。下图示意该省解放前大洋溪村(今已废弃)和现在大洋溪村位置。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解放前大洋溪村区位选择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气候 B.地形 C.土壤 D.水源
2.改革开放后,大洋溪村开始“下山”。到21世纪初,原来的大洋溪村房屋彻底遭废弃,是因为山下
A.灾害更为稀少 B.交通日益便利
C.水源更为充足 D.耕地日益肥沃
1.B
2.B
【分析】
1.材料中表明为了节约耕地和抵御外敌,历史上贵州省的村落常依山而建。故解放前考虑的主要是地形因素,避开平坦的耕地,在一定坡度傍山而建,还可以抵御外敌。故选B。
2.根据图中信息,现在的大洋村沿公路而建,主要是因为交通日益便利。故选B。
我国有按《周易》八卦理论筑城的传统。新疆伊犁州的特克斯县城始建于南宋,是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八卦城。全城路路相通,街街相连;没有一盏红绿灯,却从不拥堵。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地域文化对特克斯县城产生最独特的影响表现在
A.城市路网特色 B.民居的建筑特色
C.无工业区分布 D.商业网点的分布
2.形成特克斯县城当前地域空间结构形态的主要因素是
A.经济因素 B.自然因素
C.历史因素 D.政策因素
1.A
2.C
【分析】
1.易经文化涉及八卦筑城,而该地的建筑是乌孙文化与易经文化相互交融形成的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八卦城”,所以说城市道路网特征的形成是地域文化对县城规划的影响,A对。图中显示的是该地的整体民居布局及路网的分布特色,并没有呈现出民居本身的建筑特色。根据材料可知,县城以中心公园为基心,向周边辐射,说明居住区不是分散布局,商业区没有依据市场最优原则占据城市几何中心,中心是公园,BD错。图中材料不能表明未形成工业区,C错。据此分析选A。
2.根据材料,县城地域空间结构形成,是乌孙文化与易经文化有影响,这是历史上早已经形成的,所以是历史因素,C对。经济因素,自然因素,政策因素也有影响,但不是该县城结构的主要影响因素,ABD错。故选C。
【点睛】
城市地域结构受到历史因素、经济因素、政策因素、地域文化等多因素综合影响,古城多考虑历史遗留,现代城市建设多考虑经济和生态环境因素。
本卷还有93题,登录并加入会员即可免费使用哦~
该作品由: 用户夜殇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