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反映了广东、重庆、新疆和山西四个省区寒潮、酸雨、水土流失和荒漠化四种环境问题发生的强度,表中☆号越多表示灾害强度越大。
省区 | 甲 | 乙 | 丙 | 丁 |
广东 | ☆☆☆ | ☆ | ☆ | ☆☆ |
重庆 | ☆☆☆☆ | ☆ | ☆ | ☆☆☆ |
新疆 | ☆☆☆☆ | ☆☆☆ | ☆ | |
山西 | ☆ | ☆☆ | ☆☆☆☆ | ☆☆☆☆ |
治理乙问题的有效措施是( )
A.发展节水灌溉技术 B.开展小流域治理
C.推广洁净煤技术 D.退耕还林还草
D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环境是指周围事物的境况,而周围事物是同某项中心事物相对而言的。我们通常所说的地理环境,就是以人类为中心的环境。
1、人类社会存在于自然环境中,是环境的一部分,并占据一定的空间,同时人类社会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并向环境中排放废弃物质和废弃能量;环境具有供给人类社会所需的物质能量的能力,也具有清除、容纳、代谢这些废弃物质和废弃能量的能力(称为环境自净能力)。
2、人类作用于环境,环境又把受人类的影响反作用于人类(环境的反馈作用)。当这种反馈作用影响到人类生产、生活和健康,甚至危及人类生存时,谓之环境问题。
因此,当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替代品的再生速度时,便会出现资源短缺和生态破坏等问题;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即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废弃物具有的容纳和清除能力),就会导致环境质量下降,形成环境污染等问题。
登录并加入会员可无限制查看知识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