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08年5月25日,美国凤凰号火星车成功登陆火星,几天后凤凰号将拍摄的图像送回地球,图像中显示神秘斑点物质。凤凰号科学家们猜测可能是冰或水滴或其他物质。不过即使火星存在液态水,但其高含盐量也无法使生命存活。
材料二:美国科学家首次测量一颗太阳系外行星的表面温度,“向阳面”温度高达1 400~1 650 ℃,而“背阴面”最低温度可能在-20~-230 ℃,可谓“一半是火,一半是冰”。
(1)假如当时火星上的气候确如材料一中所述,生命要存在,火星还应具备什么条件?
(2)假如火星上曾经确有生命存在,则火星上生命的消失,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3)材料二中的行星能否出现生命,为什么?
(1)有可供生物呼吸的大气。
(2)可能是温度不再适宜或液态水消失或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消失等。(只要答对一条即可)
(3)不能。因为该行星温差太大,不利于生命物质的形成和发展。
地球的普通性:
太阳系有八大行星,根据距日远近、质量、体积差异可将它们分为三大类即类地行星、巨行星及远日行星;八大行星绕日公转具有同向性(公转方向相同)、近圆性(公转轨道接近圆)及共面性(几乎在同一个平面)三大特征。
1、同向性:从北极上空看,各行星都按逆时针绕日旋转
2、近圆性:运行的轨道都近似圆形
3、共面性:各行星的轨道大体在同一平面上
4、地球的质量、体积、平均密度和公转、自转运动与太阳系其他行星比并不特殊。
注:冥王星已经在2006年被剔除於九大行星之列,目前成为矮行星之一,太阳系仅剩下八大行星。
同向性:从北极上空看,各行星都按逆时针绕日旋转
近圆性:运行的轨道都近似圆形
共面性:各行星的轨道大体在同一平面上
地球的质量、体积、平均密度和公转、自转运动与太阳系其他行星比并不特殊。
地球的质量、体积、平均密度和公转、自转运动与太阳系其他行星比并不特殊。
注:冥王星已经在2006年被剔除於九大行星之列,目前成为矮行星之一,太阳系仅剩下八大行星。
登录并加入会员可无限制查看知识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