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某岛屿附近的海底地形图(等深线单位为米),回答下列问题。
(1)甲处的深度比40米等深线__________(填“深”或“浅”),
该处海底可能存在的资源是__________。
(2)丙处海底地形是________,其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3)目前该岛西部海岸线80%左右正处于被侵蚀状态,下列活动中
可能是其被侵蚀的原因的是 ( )
①河流上游修建水库 ②河流上游乱砍滥伐 ③兴建港口防波堤 ④开采河口海岸砂石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4)该岛计划在乙处和丙处兴建港口,最适宜的是__________处,请说明理由。
答案:(1)深 石油、天然气
(2)海沟 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碰撞 (3)D
(4)乙 从岛上的河流分布可以看出乙处近岸是平原,丙处近岸是山地,乙处的腹地宽广;丙处位于外海,较乙处水深,但丙处风浪大,不利于船舶停靠。
海洋水资源利用:
①海水直接利用
②海水淡化利用
海洋化学资源:
达到工业规模的有食盐、镁、溴、淡水等,我国海盐产量世界首位,天津、河北境内的长芦盐场有平坦的海滩和利于蒸发的天气,是我国最大盐场。
①海洋化学资源开发利用的特点和现状:
海洋被称为“地球上最大的液体矿床”“盐的故乡”,海水中已发现的化学元素有80多种。目前形成工业规模的主要有食盐、镁、溴等。
海盐不仅是人类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中国的海盐产量居世界首位且海盐的主要产区分布在长江口以北长芦盐场是我国最大的盐场。长江口以南的盐场以海南的莺歌海盐场和台湾的布袋盐场最为出名。主要的生产方法有盐田法、电渗析法和冷冻法三种,其中盐田法是生产海盐的主要方法。
②海水制盐:滩面宽阔,坡度小;降水少,蒸发量大,日照强,平均风速大;附近无大河流入,海水盐度较高。
海水化学资源的开发往往实行综合开发,将用水量大的企业布局在沿海,尽可能的直接利用海水,并形成海水淡化——制盐——提取卤水——生产盐化工产品相结合的大规模联合生产和经营的模式。
海洋生物资源:
(1)海洋中有20多万种生物,其中动物18万种,包括16000多万种鱼类海洋生物可以直接捕捞,也可通过养殖、增殖等途径实现可持续性发展主要分布在沿海大陆架。
(2)渔业资源分布:
①﹒大陆架海域:阳光集中,生物光合作用强,入海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底部沉积着大陆带来的泥沙,有利于鱼类的产卵发育;
②﹒温带海区:季节变化显著,冬季上泛的底部海水有丰富的营养盐类;
③﹒寒暖流交汇海区或冷海水上泛区:饵料比较丰富,冷水性与暖水性鱼类在寒暖流交汇处集聚。
登录并加入会员可无限制查看知识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