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试题
当前位置:
学科首页
>
区域可持续发展
>
区域生态环境的建设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
试题详情
难度:
使用次数:195
更新时间:2013-05-20
纠错
1.

201271,经过第36届世界遗产委员会认

定,云南玉溪的“澄江化石地”正式列入世界自然遗产

名录,至此,“澄江化石地”成为我国第一个化石类世

界自然遗产,也是“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例证,图1

为“全球生物种属数量变化图”,读图完成13题。

1. 下列岩石最有可能分布在云南澄江化石地的是

A.大理岩

B.砂岩

C.花岗岩

D.玄武岩

2. 据图1分析,恐龙大灭绝的时间段最有可能在

A.①        B.②

C.③        D.④

3. 自然地理要素变化和人类活动都会对地理环境变迁产生影响,图1中表明全球物种发生了5次大灭绝,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下列导致图15次物种大灭绝原因中最不可能的是

 A.全球气候剧烈变化            B.板块活动,火山喷发频繁发生

C.小行星撞击地球              D.人口膨胀,人类对环境的破坏

查看答案
题型:一题多问
知识点:区域生态环境的建设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下载试题
复制试题
【答案】

BDD

=
考点梳理:
根据可圈可点权威老师分析,试题“ ”主要考查你对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资料梳理”如下:
◎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的定义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为例)

1、湿地的分类:
根据湿地的形成原因分类:
天然湿地:沼泽、滩涂、河流、湖泊、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浅海区等
人工湿地:水库、稻田等

2、湿地的特点:
地表常年或经常有水,属于陆地与水体之间的过渡地带

3、湿地的分布:
湿地分布很广泛,从寒温带到热带,从沿海到内陆,从平原到高山都有分布。
我国湿地分布总的状况是:东部多,西部湿地少,湿地的地区分布不均匀

4、“地球之肾”——湿地的作用:
产生粮食、药材、工业原料、农副产品——“资源的宝库”
提供水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生命的摇篮”
调节气候,美化环境——“天然空调机”
涵养水源,调蓄洪水——“天然水库”
净化水中污染物质——“地球之肾”
众多鸟类的栖息地——“鸟类的乐园”
◎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的知识扩展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为例)
湿地的分类
根据湿地的形成原因分类:
天然湿地:沼泽、滩涂、河流、湖泊、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浅海区等
人工湿地:水库、稻田等
湿地的特点
地表常年或经常有水,属于陆地与水体之间的过渡地带
湿地的分布
湿地分布很广泛,从寒温带到热带,从沿海到内陆,从平原到高山都有分布。
我国湿地分布总的状况是:
东部多,西部湿地少,湿地的地区分布不均匀
“地球之肾”——湿地的作用
产生粮食、药材、工业原料、农副产品——“资源的宝库”
提供水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生命的摇篮”
调节气候,美化环境——“天然空调机”
涵养水源,调蓄洪水——“天然水库”
净化水中污染物质——“地球之肾”
众多鸟类的栖息地——“鸟类的乐园”
洞庭湖的破坏及治理:





◎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的知识点拨

洞庭湖的破坏及治理:

◎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的教学目标
1、了解湿地的概念、我国湿地的分布、湿地的重要价值。
2、认识湿地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分析并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
◎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的考试要求
能力要求:掌握/应用
课时要求:1
考试频率:必考
分值比重:2

登录并加入会员可无限制查看知识点解析

类题推荐:
区域生态环境的建设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难度:
使用次数:177
更新时间:2021-1-1
加入组卷
题型:选择题
知识点:区域生态环境的建设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复制
试题详情
纠错
难度:
使用次数:109
更新时间:2011-11-18
加入组卷
题型:选择题
知识点:区域生态环境的建设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复制
试题详情
纠错
加入组卷
进入组卷
下载知识点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lsf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2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