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试题
当前位置:
学科首页
>
区域可持续发展
>
区域生态环境的建设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
试题详情
难度:
使用次数:140
更新时间:2021-01-22
纠错
1.

    新华社消息,我国平均每年有20个天然湖泊消亡。统计表明,湖北省五十年代共有湖泊1052个,有千湖之省的美誉,而目前只剩下83个。昔日八百里洞庭湖水面缩小四成,由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退居成第二。

阅读上述文字,回答下列各题。

1使八百里洞庭湖退居成我国第二大淡水湖的主要原因是

A围湖造田               B水土流失严重        C蒸发和下渗           D引水灌溉

2湖泊环境恶化后,造成水灾频发的原因是

A湖泊水对河水的补给量减少                     B湖泊的调蓄功能降低

C水土流失加剧                                           D水资源减少

查看答案
题型:选择题
知识点:区域生态环境的建设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下载试题
复制试题
【答案】

1A

2B

【分析】

本题考查洞庭湖萎缩的原因及湖泊萎缩导致的后果。

1本题考查洞庭湖萎缩的原因,湖泊面积缩小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围湖造田,二是上游破外植被导致的水土流失使河流含沙量增大,泥沙淤塞湖泊所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因人口的增加,人们围湖造田,使洞庭湖的面积减小;又因人们毁林开荒,水土流失加剧,泥沙淤积洞庭湖,使其面积减小。故选A

2本题考查湖泊的作用及湖泊环境恶化的影响,湖泊对河流具有调蓄作用,具有削峰补枯的作用,湖泊环境恶化后,对河流的调蓄作用减弱,容易诱发水旱灾害,所以使水灾频发。故选B

=
考点梳理:
根据可圈可点权威老师分析,试题“ ”主要考查你对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资料梳理”如下:
◎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的定义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为例)

1、湿地的分类:
根据湿地的形成原因分类:
天然湿地:沼泽、滩涂、河流、湖泊、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浅海区等
人工湿地:水库、稻田等

2、湿地的特点:
地表常年或经常有水,属于陆地与水体之间的过渡地带

3、湿地的分布:
湿地分布很广泛,从寒温带到热带,从沿海到内陆,从平原到高山都有分布。
我国湿地分布总的状况是:东部多,西部湿地少,湿地的地区分布不均匀

4、“地球之肾”——湿地的作用:
产生粮食、药材、工业原料、农副产品——“资源的宝库”
提供水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生命的摇篮”
调节气候,美化环境——“天然空调机”
涵养水源,调蓄洪水——“天然水库”
净化水中污染物质——“地球之肾”
众多鸟类的栖息地——“鸟类的乐园”
◎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的知识扩展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为例)
湿地的分类
根据湿地的形成原因分类:
天然湿地:沼泽、滩涂、河流、湖泊、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浅海区等
人工湿地:水库、稻田等
湿地的特点
地表常年或经常有水,属于陆地与水体之间的过渡地带
湿地的分布
湿地分布很广泛,从寒温带到热带,从沿海到内陆,从平原到高山都有分布。
我国湿地分布总的状况是:
东部多,西部湿地少,湿地的地区分布不均匀
“地球之肾”——湿地的作用
产生粮食、药材、工业原料、农副产品——“资源的宝库”
提供水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生命的摇篮”
调节气候,美化环境——“天然空调机”
涵养水源,调蓄洪水——“天然水库”
净化水中污染物质——“地球之肾”
众多鸟类的栖息地——“鸟类的乐园”
洞庭湖的破坏及治理:





◎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的知识点拨

洞庭湖的破坏及治理:

◎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的教学目标
1、了解湿地的概念、我国湿地的分布、湿地的重要价值。
2、认识湿地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分析并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
◎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的考试要求
能力要求:掌握/应用
课时要求:1
考试频率:必考
分值比重:2

登录并加入会员可无限制查看知识点解析

类题推荐:
区域生态环境的建设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难度:
使用次数:177
更新时间:2021-1-1
加入组卷
题型:选择题
知识点:区域生态环境的建设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复制
试题详情
纠错
难度:
使用次数:109
更新时间:2011-11-18
加入组卷
题型:选择题
知识点:区域生态环境的建设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复制
试题详情
纠错
加入组卷
进入组卷
下载知识点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乔国栋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1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