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床纵剖面是指由河源至河口的河床最低点的连线剖面。青藏高原东南部的帕隆藏布江某段河床纵剖面呈阶梯状形态 ;近几十年来,在该河段有湖泊发育。下图示意该段河床纵剖面形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第 I 段河床纵剖面阶梯状形态形成的自然原因是( )
A .地质构造差异抬升 B .河流的阶段性下切
C .原始河床地形差异 D .滑坡、泥石流作用
4 .在第 II 段河床,纵剖面 ①→②→③ 的发育过程反映该段河床( )
A .淤积大于侵蚀 B .侵蚀大于淤积 C .侵蚀 - 淤积平衡 D .持续不断侵蚀
D 4 . A
【解析】 3 .该河段的地质构造情况应该相差不大, A 错误;河流的阶段性下切会加深河床,但不会使河床抬升, B 错误;由图可知:推测的原始河床纵剖面变化较为均匀,地形差异不大, C 错误;该河段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地势落差大,且受到西南季风影响,降水较为丰富,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多发。由材料可知:该河段近几十年来,有湖泊发育,推断应当为滑坡、泥石流搬运的物质堵塞河道形成的多个堰塞湖,堰塞湖的存在导致不同河段河床泥沙淤积变多,河床抬升,形成阶梯状的形态, D 正确。故选 D 。
4 .由图可知:在第 II 段河床,纵剖面 ①→②→③ 河床的海拔不断升高,河床不断变浅,说明从 2007 年到未来,河床泥沙淤积的速度大于河床被侵蚀的速度,导致河床堆积物变多,河床变浅, A 正确;侵蚀大于淤积,会导致河床加深, B 错误;侵蚀-淤积平衡河床的深度应该维持不变, C 错误;持续不断侵蚀会导致河床加深, D 错误。故选 A 。
【点睛】特别提醒:河流横剖面和纵剖面的区别:河流纵断面是沿着河流的延伸方向中心线方向平距为横轴,河床底高程为纵轴,按一定比例尺绘制成的剖面图。河流横断面是在河流流向的某一个地点,按一定比例尺横着切一条剖面,原理与剖面图原理一样,具体图面要素有河流的宽,深等。
内力作用:
1、定义:有自然力引起的地壳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和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各种作用。
2、能源来源与分类:
3、表现形式
①地壳运动(最主要形式):按运动方向可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水平运动指组成地壳的岩层,沿平行于地球表面方向的运动。也称造山运动或褶皱运动。该种运动常常可以形成巨大的褶皱山系,以及巨型凹陷、岛弧、海沟等。垂直运动,又称升降运动、造陆运动,它使岩层表现为隆起和相邻区的下降,可形成高原、断块山及凹陷盆地和平原,还可引起海侵和海退,使海陆变迁。(全球以水平运动为主)
②变质作用:是指先已存在的岩石受物理条件和化学条件变化的影响,改变其结构、构造和矿物成分,成为一种新的岩石的转变过程。
③岩浆活动:自岩浆的产生、上升到岩浆冷凝成岩的全过程称为岩浆活动。
(3)对地形的影响:形成高大的山脉、高原,使地表起伏。
以下图为例,图中A--D表示岩层,且岩层年龄A>B>C>D:
情况三:若地层出现缺失,形成原因可能有:
一是在缺失地层所代表的年代,发生了地壳隆起,使当地地势抬高,终止了沉积过程;
二是当时开始有沉积作用,地壳隆起后,原沉积物被剥蚀完毕;
三是当时、当地气候变化,没有了沉积物来源。
情况四:若侵蚀面上覆有新的岩层,说明是由该地地壳下沉或相邻地区上升形成的。
以下图为例,图中A--D表示岩层,且岩层年龄A>B>C>D:
情况五:若地层中有侵入岩存在,说明围岩形成之后又发生了岩浆活动,岩浆活动晚于围岩形成时代。
分类 | 能量源 | 表现 | 结果 | |
地质作用 | 内力 | 地球内部热能 | 地壳运动、演讲活动、变质作用、地震 | 高低起伏 |
外力 | 太阳能、重力能 | 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 | 趋于平坦 |
以下图为例,图中A--D表示岩层,且岩层年龄A>B>C>D:
情况三:若地层出现缺失,形成原因可能有:
①在缺失地层所代表的年代,发生了地壳隆起,使当地地势抬高,终止了沉积过程;
②当时开始有沉积作用,地壳隆起后,原沉积物被剥蚀完毕;
③当时、当地气候变化,没有了沉积物来源。
情况四:若侵蚀面上覆有新的岩层,说明是由该地地壳下沉或相邻地区上升形成的。
以下图为例,图中A--D表示岩层,且岩层年龄A>B>C>D:
情况五:若地层中有侵入岩存在,说明围岩形成之后又发生了岩浆活动,岩浆活动晚于围岩形成时代。
登录并加入会员可无限制查看知识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