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螺是广西稻田养殖的重要水产品。近年来,为助力乡村振兴,当地一些农民在传统稻田养螺基础上,开挖螺沟,发展了新型 “稻—螺”生态循环农业模式(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稻田中开挖螺沟主要是为了( )
A .增加稻田光照强度 B .加强稻田通风透气
C .减少田螺天敌威胁 D .改善田螺生长环境
12 .图中生态循环过程最为复杂的区域是( )
A .进水区 B .出水区 C .水稻区 D .螺沟区
D 12 . C
【解析】 11 .该地位于广西,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当地一些农民在传统稻田养螺基础上,开挖螺沟,使沟与沟相连,使得田螺夏季能避热、冬季能躲冷,改善了田螺的生长环境, D 正确;稻田中开挖螺沟不能增加稻田光照强度,也不能减少天敌威胁, A 、 C 错误;根据图示信息 “ 进水口、出水口 ” 可知,螺沟里有水,不利于稻田通风透气, B 错误。故选 D 。
12 .水稻生态系统包括与水稻生长发育相关联的各种动物、植物、微生物以及光照、温度、水分、养分等的相互关系以及与周围其它各系统的关系,是图中生态循环过程最为复杂的区域, C 正确;进水区的主要作用是进水,出水区的主要作用是出水,螺沟区是相互连通的沟水,借助水体的调节作用,使田螺夏季能避热、冬季能躲冷,三个地区生态循环过程较简单,不复杂, A 、 B 、 D 错误。故选 C 。
【点睛】田螺多栖息在水源的边缘或者依附在水生植物上或者栖息在泥土表面,喜阴怕阳光直射,螺在水温达到 28℃ 以上时活动频繁,当水温超过 45℃ 时,将造成螺的死亡,水温在 28℃-32℃ 是螺的最佳生活环境,当水温低于 10℃ 时螺进入休眠期,当水温达到 30℃ 时,螺将躲在水草等植物下进行避暑。
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1、可持续发展思想源远流长
2、中国人地关系面临的重大问题
①庞大的人口压力:
人口众多给发展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我国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多,有相当一部分新增产值被新增人口消耗掉,再加上人口素质较低,造成了一系列问题。
②资源短缺令人担忧:
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少。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资源需求量不断增加,再加上生产技术水平较低,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率比较低,使我国长期存在资源相对短缺的问题。
③深刻的环境危机:
一些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和消费方式,使我国的自然环境面临着极大的危机。一方面以城市为中心的环境污染仍在发展,并迅速向农村蔓延;另一方面,以水土流失、荒漠化、森林和草地资源锐减、生物多样性减少为特征的生态破坏的范围仍在扩大,程度在加剧。
3、中国可持续发展指南——《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提出了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对策以及行动方案。
登录并加入会员可无限制查看知识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