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澳大利亚大分水岭两侧年降水量及水资源利用图(图3-15),回答下列问题:
图3-15
(1)B、C两侧降水稀少的是 ,原因是 。
(2)E处为澳大利亚著名的混合农业区,该地农牧业发展的限制性条件是 。
(3)澳大利亚政府是采取什么措施发展E处农牧业生产的?
。
(1)C 地处背风坡,气流下沉,降水少
(2)水源(灌溉问题)
(3)凿山洞输水,修筑东水西调工程,便于冬季灌溉草原
本题图表结合,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墨累—达令盆地发展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掌握的情况。给本地带来降水的是东南风,从图中可看出B处位于大分水岭的迎风坡,降水较多。A处靠近发达的工业城市区,多发展乳畜业,E处则为混合农业区,由于处于雨影区,降水少,发展农业,灌溉成为其限制条件,因此政府采取了东水西调的措施。E处所产农产品主要供出口,日本、英国是主要的出口对象。
农业生产活动:
农业生产活动是指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即土地的生物生产能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以获
得所需要产品的过程,包括狭义和广义两层含义。
狭义的农业(即小农业)是指种植业或仅指农作物(主要包括粮、棉、油、麻、丝、茶、糖、菜、烟、药等)的栽培。
广义的农业(即大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指造林、营林)、畜牧业(畜禽饲养)、副业(指采集、捕猎、农民家庭兼营工业)和渔业(水产品捕捞、养殖)等。
农业生产的特点:
地域性:农业生产的对象是动植物,世界各地的自然条件,经济技术条件和国家政策差别造成。
季节性和周期性:动植物的生长发育受自然条件影响,自然因素的变化具有季节性和周期性。
地域性原则:因地制宜;季节性、周期性原则:不违农时。
实例:
1、海南岛以水田为主,一年三熟稻;三江平原以旱地为主,一年一熟麦。(地域性)
2、春播、夏种、秋收、冬藏。(季节性、周期性)
3、我国糖料作物分布是“南蔗北甜”。(地域性)
4、我国民间有这样的农谚:“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季节性、周期性)
农业的分类:
分类标准 | 种类 |
按生产对象分 | 种植业和畜牧业,同时经营种植业和畜牧业的称为混合农业。 |
按投入多少分 | 粗放农业:投入生产资料或劳动力较少,扩大土地面积成为增加产出的主要手段,分布在地广人稀、自然条件恶劣、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地区; 密集农业:投入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较多,用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方法来增加农业的产出,现代世界的农业主要是密集型的。 |
按产品用途分 | 自给农业:产品大多数甚至全部供自己及家庭享用,主要分布在发展中国家。 例如:粗放农业——热带雨林迁移农业。游牧业——自给农业。 商品农业:以销售为目的来进行生产,分布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一些地区,普遍实行专业化生产,一个农场一般只种植一种农作物或饲养一种畜和禽。 密集农业——种植园、商品谷物、乳畜业。大牧场放牧业——商品农业 |
农业的投入和产出:
产出(农产品):
食物(粮食、肉、奶、蛋、水果、蔬菜)、工业原料(棉、麻、毛、丝等可作为纺织工业的原料,甘蔗、甜菜等可作为制搪工业的原料,油菜子、花生等可作为榨油工业的原料等)
登录并加入会员可无限制查看知识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