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 “我国西部某山地北坡垂直带谱示意图”。据该山地海拔2500~3400m间的一小流域水量平衡实验资料,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60mm,水量支出中蒸发占28%,下渗占2%,不产生地表径流。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 . 该小流域内水量支出占比最大的是
A . 地表蒸发 B . 植物截留和蒸腾
C . 地下径流 D . 转化为固态水
2 . 甲表示的自然带是
A . 山地落叶阔叶林带 B . 山地草原带
C . 山地常绿阔叶林带 D . 荒漠带
1 . B
2 . B
【分析】
1 . 根据材料,该地区的降水蒸发 28%,下渗到地下2%,不产生地表径流,除去蒸发和下渗,小流域内水量支出还剩70%。地表蒸发只有28%,A项错误;根据图5,该地植被丰富,植物截留和蒸腾较大,可能是小流域内水量支出最大的一部分,故B项正确;地下径流由下渗补充而来,下渗只占2%,C项错误;该地区冰雪冻原海拔较高,2500米-3400米应该没有固态水,D项错误。
2 . 甲自然带位于半荒漠带和山地针叶林之间,介于半荒漠和森林之间的应该是草原,所以甲自然带最可能属于山地草原带,故 B项正确。A、C、D项错误。
【点睛】本题组第 1小题容易错选D,要注意观察冰雪冻原的位置,并判断冰雪冻原的降水特点,再结合改善地大部分地区植被丰富这一特点,来推断该小流域水量支出的主要去向。
水循环:
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叫做水循环。
水循环的过程: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水循环使各种水体不断更新,从而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使地表各个圈层之间、海陆之间实现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影响全球的气候和生态,不断塑造地表形态。
水循环的类型:
按照水循环发生的空间范围不同,水循环可分为三种类型,如下表所示
类型 | 海陆间循环 | 陆地内循环 | 海上内循环 |
图示 |
![]() |
![]() |
![]() |
别称 | 海陆间大循环、大循环、海陆间水循环 | 内陆循环、陆地水循环、陆上内循环 | 海洋水循环 |
环节 | 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 | 蒸发、植物蒸腾,凝结,降水等 | 蒸发、凝结、降水等 |
领域 | 海洋与陆地之间 | 陆地与陆地上空之间 | 海洋与海洋上空之间 |
特别提示:
(1)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地表径流的影响上,如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等。此外,对地下径流、降水、蒸发环节也有影响。
(2)驱动水循环的能量主要是太阳辐射能和水的重力能。
登录并加入会员可无限制查看知识点解析